申遗之路
花大力气保护真实良渚
在考察期间,赵辉向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提了一个问题:“良渚遗址为什么要申遗?”
“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一位工作人员回答道。这个答案让专家很满意。
与许多为了申遗而开始重视保护的遗址相比,良渚遗址的保护之路已经走了很久——
1995年后,按照《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的要求,余杭对遗址区内的基本建设规模实行严格控制,先后谢绝了10多亿元的投资项目;
1997年9月,省交通厅公路局决定把对良渚遗址环境和保护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的104国道南移,绕开良渚遗址区;
2002年10月,为了停止支柱性产业石矿开采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遗址周边的30多家石矿被全部关停;
……
一项项保护措施,目的只有一个——把最真实、最完整的良渚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
竞争激烈
浙江七处遗产地都在努力
根据国家文物局申报世遗的规定,各地申报的世遗项目,必须先进入中国世遗预备名单。对未能列入名单的遗产地,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时一般不予考虑。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报世界遗产的意愿,原先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就有60多个。而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两个项目,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自然遗产。照这样计算,中国完成所有项目的申报至少需要100年。
这也意味着,要想“申遗”成功,良渚遗址将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
余杭区副区长周膺曾写过大量关于良渚遗址的著作。昨天,他告诉记者,目前,在良渚遗址40余平方公里的分布范围内,已发现墓地、祭坛、建筑基址、防护工程、村落等各类遗址点135处。良渚遗址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不要说与全国同类“申遗”项目比,就算在世界同类遗址中也极为罕见。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申报中国世遗预备名单的项目有6处,西湖·龙井茶院、海上丝绸之路、浙南木古廊桥等均在其中。如果将与其他4省市联合申报的京杭大运河算进内,就达7处。接下来,这些遗产地也将陆续接受专家组的考察。(1412801)
●新闻助读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以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4000年,是长江下游古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乃至东方早期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
良渚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已为各国学者所瞩目,学术界称之为“东方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