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省兰溪等地的城乡居民发现,味精居然也变咸了,有时烧菜放了味精后,根本用不着再放盐。个中原因,就在于当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高含盐”味精。
日前,笔者专程赶赴兰溪,对“高含盐”味精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地市场上的味精除了“西湖”、“蜜蜂”这样的名牌产品外,还有“元源”、“粒品乐”、“响当鲜”、“胖大鲜”等10多个牌子,而且大多数在包装袋上标注着“无盐”字样。
在黄龙洞副食品市场内一调味品摊位上,笔者问摊主:“有没有咸一点的味精?”对方朝一堆包装得花花绿绿的味精呶了呶嘴:“这些都是。”笔者随手拿起了一袋“上海棕谊实业”生产的“粒品乐”味精,指着包装上的“无盐”字样又问:“怎么是无盐的?”摊主神情稍显不耐:“厂家标标的,不咸不用你付钱。”
经兰溪市卫生监督所化验,“粒品乐”味精氯化钠含量高达56.7%,其他牌号的“无盐味精”盐含量也在20%至50%之间,其中建德航埠生产的“全日味精”盐含量高达75%。
对照味精生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无盐味精谷氨酸钠含量应在99%以上;含盐味精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80%,盐含量不得超过20%;谷氨酸钠含量低于80%的,也即盐含量超过20%的,则不得使用“味精”、“味素”等名称。
据质检部门介绍,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原料成本约为每吨8000余元,而无碘盐每吨仅796元,不良厂家大幅提高味精的盐含量,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牟取高额利润。
“高含盐”味精在省内市场有蔓延的趋势。据省盐管局透露,除兰溪外,仙居、东阳、长兴、慈溪等地也都发现了大量的此类味精,其中盐含量最高的竟达86%,几近于食盐。在兰溪市,目前有20%左右的餐馆尤其是小餐馆都在大量使用“高含盐”味精。
“高含盐”味精频频流入百姓餐桌,对居民健康构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省盐务管理局盐政处副处长王俊华介绍说,因为味精含有一定的淀粉成分,一碰上“碘”就会变色,所以“高含盐”味精中所添加的盐肯定是无碘盐。我省是碘缺乏病地区,用“高含盐”味精替代加碘盐,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人体碘摄入量不足,而碘缺乏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智力及骨骼发育构成严重影响。同时,吃盐过多对健康也不利,容易引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