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欠薪报告制度“零报告”工会组织完善该制度不遗余力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记者 周娜 通讯员 吴重生 慕容梦漪) 3年前,在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武义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欠薪报告制度,要求企业在欠薪行为发生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向企业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报告。昨天记者从武义县总工会采访时了解到,时至今日,该县没有一家企业向有关部门递交过欠薪报告。是该县企业都没有欠薪还是对政府要求置若罔闻?
武义县总工会副主席李素梅告诉笔者,这里的欠薪是指企业不能按照国家工资支付的有关规定履行工资支付义务,不能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与工会协商确定的延期支付职工工资的时间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欠薪未还清前,都应当按规定报告。欠薪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原因、时间、金额、涉及职工人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工会或职工代表对欠薪的意见;企业偿还拖欠工资的计划,签订偿还协议和履行协议的保证措施。
毫无疑问,政府实行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使劳动部门和工会及时发现和掌握企业拖欠情况,及时查处,避免出现企业长期、大面积拖欠职工工资,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该制度于2003年8月15日以武义县政府办公室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县政府各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对于欠薪报告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武义县总工会原副主席楼建华说,随着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日渐退出经济舞台,非公企业发展迅猛。由于企业主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意无意拖欠员工工资的状况时有发生。在该县曾经发生过工会干部和劳动部门的同志一起去某欠薪企业做老板的思想工作,却被老板堵在厂里的情况。
是堵还是疏?武义县总工会主席叶卫平认为,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县总工会的倡议下,县劳动局、县总工会和县企业家协会召开会议,对企业欠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最后达成共识,三家一起向县政府打了报告。县政府很快就出台了关于实施欠薪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对于这一意见的出台,一部分企业主认为这是一个“紧筘咒”,一部分企业主则认为这是政府部门为企业主和员工办的一件实事。
为了配合该意见的实施,武义县总工会和劳动部门一起,加强了对企业主的培训,同时加强了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从欠薪报告制度实施以来的情况来看,确实对企业主起到了提醒和警示作用,3年来,该县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体性的恶意欠薪事件。为了防范于未然,该县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每年开展大规模的检查三次以上,每次重点检查30多家企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去年春节前,铜琴镇一建筑企业发生了欠薪苗头,镇政府先拿出钱,把员工的工资付清,使他们高高兴兴回家过年,然后再由镇政府与施工包头协商解决后续问题。后来,该县在建筑行业推出了“记工卡”制度,有效地预防了欠薪事件的发生。事实上,由于县总工会在各乡镇建立了维权工作站,大量的欠薪事件已被消灭在基层。
武义县欠薪报告制度“零报告”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加大了工作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欠薪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该制度本身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进一步对企业形成制约,帮助企业建立预警机制,减少以至于杜绝欠薪事件的发生。对此,该县总工会有关领导表示,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再次向县政府递交关于完善欠薪报告制度的书面报告。
“如有欠薪行为,在信用企业评定时,会遭遇一票否决。”武义县副县长吕文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