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红6军团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红17师49团排长张铚秀被迫离开家乡,随部队踏上艰难的西征之路。
出发前,张铚秀已经有6个亲属,在为创立红色根据地的战斗中献出了生命。
“刚开始长征的时候,一天要打两三仗。”张铚秀回忆说,“还要强行军,最多一天16个小时走了140里。”
1934年8月23日午夜,红6军团抵达湘江右岸,准备抢渡湘江。
由于红军西渡湘江的计划被湘军识破,敌人9个团的兵力及大批保安部队在湘江左岸占据了有利地形,收走全部船只,还在浅水区域设置铁丝网。而在红6军团身后,追敌第15师、16师正迅速靠拢,桂军第7军先头团已到达湘江边。幸运的是,红6军团没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果断放弃了强渡湘江的计划,迅速掉头进入纵横七八十里的阳明山区。
“否则,我们将比中央红军先尝到湘江惨败的苦果。”张铚秀说。
张铚秀所在的第7连走在最后,在入山之处掩护部队进山。
“敌人的炮弹猛烈地轰炸我们。”张铚秀说,“我们只能待敌人运动到离手榴弹能掷到的距离,才用手榴弹把敌人打退。”
战斗进行了近1个小时,当后卫连完成掩护撤出阵地时,一颗子弹打中了张铚秀的脑袋。“当时我带着全排掩护连队撤退。”张铚秀回忆说,“脑袋一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很庆幸的是,子弹从右额上面打进,只伤着骨头,没有伤着大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