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高速行驶的浙江经济列车,如今分明感受到了爬坡的阻力。于是,从企业到政府,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一个问题——跨越“高成本”
从石油、有色金属,到资金、土地,再到技术、劳动力……各种要素成本不约而同地一路“飘红”,其上涨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以致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些跟不上了。
与我国东部沿海其他发达地区一样,浙江经济率先进入了高成本时代。
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高成本压力陡然增大,浙江经济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4%,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确实,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曾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以及低成本加工优势,完成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强省跨越的浙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省统计局一位负责人认为,浙江在成为全国首个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门槛”的省份后,意味着将进入“高成本时期”。
事实正是如此,今年以来,我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一样,遭遇了高成本的压力。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我省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上涨12.4%。
铜、铝、锌、钨等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我省有色金属和电线类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8.5%。
电力价格进一步上升。上半年我省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189元,导致大工业和普通工业用电费用增加约23亿元。
工业土地成本大大提高。工业建设项目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后,我省工业用地的成本至少上升两倍。
企业劳动力和社保成本逐步上升,清洁生产、安全生产、规范经营等方面工作力度的加大使企业成本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