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藻王国”南麂岛
“贝藻王国”是浙江海洋生物保护的一块金字招牌。所指的是距温州平阳鳌江港以东海域56公里处的南麂列岛。目前这里已鉴定出贝类403种、藻类174种,均占我国海洋贝、藻类总数的20%以上,被誉为“贝藻王国”。
1990年南麂列岛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后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型自然保护区。2002年,获得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批准,确定为提供资助的生物多样性示范区。
南麂列岛良好的气候,特殊的海洋水文和地质地貌条件,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列岛海洋贝、藻类不仅物种资源丰富,还具有温带、热带两种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
生长在这里的贝类是幸福的,因为这里长年有一批边防官兵在守护着它们。每逢双休日,驻扎在这里的边防工作站官兵就跑到海边捡垃圾或到渔船上收废油。由于边防官兵坚持上船收废油进行集中处理,也促使渔民们养成了不让一滴废油流入大海的习惯。
在边防官兵的执勤区域内,随处可见一些珍贵的贝类,但官兵们自觉做到不捡、不采、不挖。曾有一位干部的姨妈患严重贫血,她听医生讲血蛤具有很好的生血功效,就再三要求给她挖点回去。但为执行海洋生物保护条例,他一直没办,只是买了些有补血作用的药材寄给姨妈。
国家海洋局几位专家来海岛调研,由衷地赞叹是边防官兵擦亮了“贝藻王国”这块金字招牌。
“海中鸡蛋”卖向全球
贻贝又名壳菜,在我国北方俗称海红,它的干制品呼做淡菜,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贻贝其营养价值仅次于鲍鱼,被誉为“海中鸡蛋”。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种类,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中国产量最大的在舟山嵊泗县。嵊泗贻贝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目前嵊泗贻贝海水养殖总面积已突破1.8万亩,养殖产量达5.5万吨,是我国最大的贻贝生产、加工地。产品大多数出口美国、西班牙、南非、摩洛哥、日韩等世界各地,实施了零库存。
贻贝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贝类。它的身体构造跟蚶子和牡蛎、蚌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左右两个外套膜除了在背面连接以外,在后端还有一点愈合,所以在后面背方形成一个显明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后腹面的边椽生有很多分枝状的小触手。通过贻贝身体的水流,就是从这些生有触手的外套膜之间流入外套腔内,然后经过鳃到身体背部由排水孔排出来。贻贝便利用流经身体的海水进行呼吸和循环,它也利用水流带进体内的微小生物做食料。
我国出产的贻贝有厚壳贻贝、翡翠贻贝等好几种。厚壳贻贝自日本沿海至我国的福建厦门沿岸都有分布,浙江沿岸产量较大。
贝雕展现海洋文化
美丽的贝壳,曾被古人类当成货币和饰物来使用。绚丽多姿的洞头贝雕,目前已被列入省民族民间艺术专项保护名录。
洞头诸岛海岸线曲折蜿蜒,盛产各种贝类,贝壳自然也就多。经过波涛长时间的冲卷淘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贝壳更显得玲珑剔透、晶莹喜人。海边人把小一点的贝壳穿成串,挂在颈项或手腕,作装饰品;把大螺壳的外延取下制成钩,悬吊蚊帐,作日用品;对形状特异的螺贝,则置放案头,作摆件。小孩满月时,家人为他(她)挂上榧螺,这种俗名“长寿螺”的挂件,意在祈福祛祸;逢年过节,尤其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情人节”,女孩佩戴悬挂贝串的更为普遍。这种对贝壳自然形态的利用和初步加工,是贝雕工艺的发端,算起来,在洞头至少有100多年历史了。
民间艺人叶永福创作的《云海流音》,以生长了20多年、高度达30多厘米的罕见大蚌壳为底板,又利用贝壳的细腻圆润、洁白亮丽的特点,雕刻了两名如敦煌飞天的乐女形象。在祥云缭绕中,乐女轻抒飘巾,缓拨弦琴,痴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而高30厘米的《如来佛》,则是从上千斤蚌壳中挑选特厚特白的佳料,经精雕细镂组搭而成,既无底板,也不设木框。一尊立体的贝雕佛像,其庄严、高洁、慈悲的内涵显现无遗。这两件创新贝雕工艺品,在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中均捧回金奖,还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览。
近年来,洞头县政府十分关注本地这一独具海洋特色的民间工艺,除了上报省里被列为保护项目之外,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贝雕进入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