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手机》中,结尾片段主角严守一被推销手机的侄女牛彩云用手机清楚地测出所在位置后,面露惊恐的表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目前,“手机定位”已不再是电影中的虚构情节,它已运用到各个领域,其中“老板的千里眼”定位系统就是一例,它让老板不出办公室就能洞悉员工行踪,清晰掌握市场人员、外出施工人员的情况。
有人想买“老板的千里眼”
日前,一家网络公司的人事专员小吴致电每日商报热线85051890说,她在媒体上看到一则关于“老板的千里眼”广告,拨打垂询电话后得知,所谓“老板的千里眼”其实是企业员工手机定位系统,只要员工手机开通了这一服务功能,老板就能在安装了相应软件的电脑上查阅其行踪。“公司业务员一天到晚在外面,我们真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有了这个‘千里眼’就好了。”不过,小吴又有些犹豫,作为公司的一员,到时她的手机也要开通这一业务,那就意味着走到哪里她都在老板的监控之中。“我对这个‘千里眼’有些反感,估计其他员工也不一定都能接受。”小吴还担心,公司使用“千里眼”是否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
“千里眼”让员工心里发毛
对此,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徐方忠博士认为,小吴的犹豫其实是一种轻度的恐惧症,而“老板的千里眼”可能给员工带来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例如抑郁。
一旦员工手机开通定位系统,无论员工走到哪里都在老板的视线范围之内,难免会不自在。打个比方,一个人在台上说话,下面有几百双眼睛盯着,肯定会比平时更紧张,而紧张持续的时间长了,人的心理就容易出现障碍。“因为员工随时都要接受老板的监督,活动自由度降低,心理会备感压抑。”徐博士说,当一个人的自由空间变窄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严重者就会抑郁。
从管理心理学来说,徐博士认为绩效管理法更适合现代企业。“给员工定一个目标,根据绩效制定奖惩制度,企业老板并不需要掌握员工执行过程中的一举一动,而是直接了解完成任务结果即可。”徐博士觉得,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心理远比监督员工更重要,因为后者很可能让员工心里发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它应该跟上下班打卡一样正常
不过,浙江工商大学人力资源系主任伍争荣教授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老板的千里眼”是一种辅助管理手段,使日常考勤更科学更细化,能提高管理效率。
“杭州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上下班打卡,大家都习以为常,恐怕没人觉得自己不被企业信任。”伍教授说,在国外,司机外出的考勤也是非常细致的,一张考勤卡上分时间段记录了“几点几分在哪里,用油量多少,公里数多少,停车时间多少”等内容,司机必须主动在卡上记录。“老板的千里眼”只是记录了其中地点一项内容,应该跟上下班打卡一样正常。
伍教授说,只要将其作为一项考勤制度来执行,便有利于公司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