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百米前的善意提醒监控警示牌规避“执法陷阱”
近几个月,出租车司机沈师傅发现,在杭州的一些路段,一些交通警示牌开始出现在道路的明显位置。“这种提醒是对公民知晓权的尊重,更是一种宣传和预防。不怕大家知道,而应该让大家知道。”
对于交警主动曝光电子警察,也有人表示出了担忧。有市民指出,有探头的地方大家注意了,那没标出的地方会不会就可以乱开了?会不会引起更严重的事故?
对于这个担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杭州汽车生活地图册》所标示的电子警察,是截止于今年6月份的数据,而全市的电子警察每个月都在不断增加,而且临时的测速点也会随机设置。
这也正是沈镕金最担心的问题。
42岁的沈镕金,在杭州开了15年的出租车。对于杭城的各个路口,他早已是稔熟于胸,哪里有摄像头,哪里有雷达测速仪,老沈脑子里有本地图。
不过,沈师傅也有“老马失蹄”的时候。“现在最怕就是碰到临时的电子监控。有时候赶着跑生意,碰到以为没监控的地方,一脚油门下去,规矩就忘了。一个罚单200元,三天白干了。”罚一次总会长一次记性,沈师傅一脸郁闷地说,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这样被罚还是有些不甘心。
沈师傅的话,也道出了不少的哥的姐的同感。为了减少意外损失,的士司机们开始发挥团队力量,通过电台节目,互相报料,时时提醒。平时最头疼的交规,这时却成了司机们最抢手的信息,哪里在测速了,哪里多了一个监控点,只要“老马”、“小马”(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台的主持人)在广播里一招呼,沈镕金手上的方向盘总会握紧一点。
这给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思路。
近几个月沈师傅发现,在杭州的一些路段,一些交通警示牌开始出现在道路的明显位置。沈师傅说,这比听广播还实用。
“前方监控。”现在在杭州景区交警大队三中队管辖的35公里路段,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警示牌,在这之后的两三百米距离,是设置的各种监控仪器。
“这种提醒是对公民知晓权的尊重,更是一种宣传和预防。我们不怕大家知道,而且应该让大家知道。”对于警示牌设置的原因,三中队中队长郑杭富解释得直截了当。
无独有偶,记者近期在媒体上发现,北京、湖北、广东东莞等地的交警部门都纷纷出台办法规定,要求对“电子警察”的执法进行规范,以更好地维护市民的正当权益。一些地方还明确规定,电子警察设备的安装地点应当有醒目、清晰的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信号,符合对交通违法行为取证的需要,并设置提示标志牌或在媒体上公布,而安装固定测速设备则必须提前在前方500米至1公里处竖立告示牌,公开告知,不得隐蔽执法。
“阳光执法”绝不是个案,而是正在成为一种执法规范。与“铁腕”执法相比,温馨的警示牌显现的是一种全新的“警民关系”——设身处地为百姓利益考虑,用诚意来感化对方。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台的记者干脆被请到了景区交警的监控室做了一回路况直播。“宣传的效果非常好,长假几天的车流量虽然非常大,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拥堵,交通秩序良好。”郑杭富说。
现在,沈师傅仍然是这个习惯,一边开车,一边留心听杭州交通经济广播台的最新路况,他知道里面有许多信息就是交警部门提供的。“每当听到这些提示,心里头总是暖乎乎的,再去违规就太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