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孙荣章:探索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之路

  江苏省赣榆县地处苏鲁交界,海州湾畔,沂蒙山麓,全县107万人,总面积1427平方公里,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生产总值不足75亿元,在江苏省属后发达地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立足县域特色,坚持创业、创新、创优,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农村新的产业平台。我们是全国沿海开放县、渔业百强县、农业百强县和商业粮基地县,农业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中粮食等普通作物所占比例较大,缺少区域的产业集群效应,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调优产业结构,让农民从低水平生产中解放出来。

  一是加速工业园区建设,为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出口”。近年来,我们对两个省级开发区和中心城镇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投资超过6亿元,仅去年就投资1.5亿元,开发区设施日趋完善,一年投产在建项目96个,吸纳3.8万劳动力就业。“十五”期间,开发区和中心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

  二是依托特色资源促进专业化分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近年来,已逐步形成墩尚草莓、沙河蔬菜、欢墩芦笋、塔山杞柳、门河药材、城西花木、黑林杨树、金山茶叶、石桥杂果、厉庄樱桃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农业龙头型企业61家,创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制订无公害种养殖地方技术规程9项,建立对虾、梭子蟹等农业化标准示范区6个。仅榆城集团一家龙头企业就辐射100多家水产育苗场,提供就业岗位1340个。全县沿海六个乡镇组建海字号村企合一企业18家,农民增收有了稳固的平台。

  三是推动一村一品,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在全县树立100个示范村,一村一品牌,如颜庄村的“猪—沼—菜”生态种养殖、西棘荡村的绳网加工、东苘湖村塑料颗粒加工、古河套村瓶盖生产、银河村的泥鳅养殖、小口村的旅游度假等,不但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还推动了土地向经营能手集中。墩尚镇的乔宗礼带头经营土地6000亩,带动大批农户致富。“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长1387元。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广开农民增收渠道。赣榆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低于全国平均值,要达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的,花大力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门路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年完成18个镇的调整和90个村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去年投资1.6亿元,建成3条县镇公路60公里,76条农村公路308公里,改造危桥5座,“十五”末农村等级公路比“九五”末净增1100公里。小塔山水库除险加固和青口河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疏浚县乡河道18条71.5公里,完成56公里海堤达标土方工程。全县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2080个,新增太阳能猪舍4500间。投资7100万元,实施土地复垦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6个;投资656万元,完成13个镇敬老院建设;投资633万元,完成草危房改造2436户;投资3亿元,建成农村自来水厂135座。

  二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芦笋、黑莓、紫菜等经济协会13个,引导成立其他农业合作组织30多个,全县2/3以上农户被带动起来。组织致富能手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进入经纪人行列,去年一年新增经纪人233人,目前全县有5000多名经纪人活跃在城乡。加大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力度,组织他们接受经济合作组织的帮扶,去年注入扶贫资金2800余万元,组织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500余万元。大力抓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77.36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44%,行政村覆盖率100%,这一经验已在全国推广。全县24640人纳入农村低保,年投入救贫助困资金105万元。

  三是做旺“三产”,引导农民离土致富。以时代广场、万隆步行街、深港商贸总汇三大市场建设为抓手,推进精品服饰、家纺针织、时尚家具、新潮电子、办公用品、日用百货、旧货交易、休闲娱乐、海鲜水产、风味美食“十大特色名品街”建设。打造“三山五景”八大特色旅游区,即深度开发抗日山、二龙山、大吴山,开发秦山岛度假区、完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建设青口港观光娱乐区、宋口生态旅游观光区和罗阳休闲垂钓中心等五大景区,带动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全县成片林已达31.5万亩,农田林网95.8万亩,建成“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县”,宋口村、门河药用植物观光园,厉庄有机茶果观光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谢湖等10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致力提高农民素质,形成文明向上的乡风。人的素质决定经济发展后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才能抵御市场风险。我们始终把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一是实施“增知富民”工程。组织编写“富民增知读本”,深入开展“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科技、文艺、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出动“科技大篷车”、请专家田头授课、放映科教电影等形式,提高农民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作为国家级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的作用,龙头示范,走活全县农民培训“一盘棋”;组合各镇成人教育学校、法律服务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办“农民致富讲习所”,推动县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近年来开展农民培训活动860场次,培育农民培训示范村186个,培训示范户9600户。示范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示范户人均年纯收入超过7500元。

  二是实施“信息富民”工程。近年来,投资1.2亿元建设“有线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目前已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12.5万,电视台长年开办《农民电视课堂》。固定电话用户突破20万户,宽带网接入寻常农家。建立“赣榆农业信息网”,3612户农民在网上进行商品交易;成立劳务输出中心,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劳务信息网络;成立劳务信息中心、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和劳务输出法律援助中心,构筑保障体系。2005年,根据信息中心掌握的情况对口培训10万人,全县外出劳务年收入超过8亿元。

  三是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和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制订乡规民约,将道德风尚、遵纪守法、科技致富、计划生育等方面内容具体分解为10个方面,在全县推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2.6万户,八星级以上文明户6万户。在此基础上产生县级文明村107个,市级文明村22个,省级文明村7个,国家级文明村两个,全国文明镇两个。组织民间艺人说唱团和老干部报告团长年活动在农村基层,3年累计演出、报告928场次。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村民自治,建设和谐新农村。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服务群众”这一原则贯彻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强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依据党员从业特点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农业产业镇、示范基地、工业园区等党员集中区域,增强村级党组织活力。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实施“领头雁素质工程”、“百强村小康示范网络工程”等,努力打造带头创业、带民致富的基层干部队伍。

  二是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全县418个行政村全部按此方式产生村民委员会,并及时对村委班子成员进行轮训,确保村民自治的各个环节都能规范运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等制度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农村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三是倡导能人带动全民创业。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发现、培养、锻炼“发展经济能手、群众致富帮手、处理问题高手、善于竞争强手”这样的“四手”人才,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把他们推上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机关干部到农村去创业,农民确有能力的及时吸纳到干部队伍中来。这一双向互动机制很快引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潮,106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创业,16名农民进入了干部队伍。2005年,由这些“四手能人”创办的企业提供农民就业岗位2.6万个。当前,我们正按照“出门有公交,居住有楼房,干活有工厂,家家有存款,上学有学校,就医有保险,人老有供养,休闲有地方,困难有人帮,办事有规章”的“十有”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曙光正在赣榆大地显现。

  (作者:中共江苏省赣榆县委书记)

相关稿件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处理好关系
·新农村建设进行时 2006全国强镇发展论坛
·致富路跑得快 退伍军人成平湖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投入 茅临生讲话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