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
良好创作环境吸引作家目光
值得欣喜的是,这两年来,像艾伟、吴玄等一批中青年作家的创作势头很旺盛,他们的文字光芒已经开始闪现在全国文坛的视线里。
今年上半年,“布老虎从书”开始极力打造浙江作家艾伟,将其最新长篇小说《爱人有罪》作为丛书中年度推荐的主力;
同样,在《收获》第一期的长篇小说专号上,艾伟的《爱人有罪》与安妮宝贝的《莲》都赫然在列,成为《收获》开门第一期的主力作品……
这些中青年作家之所以闪烁在浙江这个聚宝盆里,这与浙江“只求所用,不求所在,不求所有”这样大气磅礴的作家人才引进政策有关:
去年夏天,在外漂泊多年的余华终于回到了故乡,成为杭州市文联的专业作家。他来了后,杭州市文联就送给他四个字:“不必坐班”,这让余华可以享受更自由的创作氛围。
除了这些成熟的文学大家外,浙江对于刚刚露出小荷尖的青年作家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目光。在浙江作协今年的“青年文学之星”提名名单上,有一个叫张忌的宁波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湖州作家柯平深有感慨地说道:“这个青年作家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在全国重要的刊物上表现不俗,很有才气。他所在县里的文学圈子里还不熟悉他的时候,他却已经被省作协注意到,并提名他为文学之星,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题材
现实让文学与大众互动
今年5月,第四届“浙江作家节”在台州召开。本次,作家节的主题是:台州风骨。黄亚洲说,近几年,台州的民营经济发展活跃,“这是绝好的现实主义题材,勾起了作家们的兴趣。他说,之所以定下这样的主题,是为了‘让文学走进大众,让社会关注文学’”。
浙江文学院院长盛子潮介绍说,今年,省作协有18位签约作家。他们的签约作品中,80%都是现实主义题材。
1998年起启动的“浙江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和去年新上马的“文学解读浙江创作工程”,其主旨都在于扶植浙江现实主义题材,反映浙江精神。
在种种机制的鼓励下,一批浙江作家关注现实、大气精良的作品纷纷亮相,受到了全国文坛的关注。盛子潮介绍说,我省作家黄亚洲的《行吟长征路》、王旭烽的《敲希望的钟》、叶文玲的《三生爱》、张庭竹的《清平世界》和楚良的《我的乡村小学》,都在今年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这也让我省成为入选作品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黄亚洲说:“浙江作家们把重心放在各类现实主义题材上,正在这条道路上狂野地奔跑,让人对浙江文坛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