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无标题文档
新闻进行时

“抱抱团”绍兴街头惹争议
  “嘿,兄弟,抱一抱!”11月5日,目前在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抱抱”活动也亮相绍兴街头,7位由网友组成的“抱抱团”希望通过这种另类的方式,宣扬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绍兴市民的反应却褒贬不一。

活动策划者网友“四海”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抱抱”活动的文章,很受感动,觉得应该在绍兴把这样的活动开展起来,让大家彼此都不再陌生。
参与者:不管结果如何,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市民感受到一份来自陌生人的热情。
女大学生:一个陌生男子张着手向我“冲”过来,吓都吓死了。
市民:对这样的活动不理解,这种与陌生人之间没有理由的拥抱太可笑了。
绍兴文理学院社会学老师:这种“抱抱”活动是一种社会边缘现象,并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也说明这些人似乎不太成熟。 [详细]
  10月28日,杭州也出现了“抱抱”活动,掀起这次活动的是一位网名叫叉叉的小个子女孩。这天上午10点,15位“杭州抱抱团”的成员从湖滨的钱柜开始,先后经过断桥、苏堤、岳王庙等处,至下午3点,西湖边至少有500个人接受了这样的意外拥抱。[视频]
新闻背景
  Free Hugs (自由拥抱,或者免费拥抱),它已经有了个很好的中文名字“抱抱团”。
  今年,一位名叫Juan Mann的澳洲男子在悉尼闹市街头手举“自由拥抱”的牌子,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球化的网络世界。 没过多久,来自美国、葡萄牙等国家的人们也加入到这一活动中。
  把Free Hugs带到中国的是长沙的年轻人才子豪,他在看到Juan Mann的活动后十分感动,于是和几个热心的网友在长沙组成了中国第一个“抱抱团”。
“抱抱团”微笑上演
网友调查
1.你是否喜欢抱抱团这种交流方式?
喜欢,这是来自善意的交流。
不喜欢,会有种陌生的尴尬。
不好说,反正有点怪怪的。
2.如果遇到抱抱团,会上前与之相拥吗?
会的,让人有种备受关怀的感觉。
不会的,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不好说,就看当时心境吧。
3.你如何看待国内抱抱团活动的兴起?
人情日渐冷漠,彼此需要更多交流。
这是一小部分人的自我炒作。
盲目效仿外国人,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别有目的,不怀好意。

新闻延伸
  编者点题: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起源自国外的“Free Hugs”(自由拥抱)活动传到国内,最早是在长沙发起,之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苏州、杭州、绍兴等城市都有年轻人在街头举行拥抱活动。杭州的“抱抱”活动波澜不惊,而北京、长沙一些地方的“抱抱”活动却遭到不少质疑,有人认为是性骚扰,有人认为是出轨行为,甚至有参与活动的人都被请进了派出所,这多少让活动的初衷变了味。中国人到底是不是适合这样的陌生拥抱,抱抱团到底能不能融化冷漠,从各城市的“抱抱团”遭遇看,编者发现:大多数市民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陌生拥抱。
“抱抱团”各地“施抱”
[长沙]10月21日,“抱抱团”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组织了第一次拥抱活动,并把当天的活动制作成视频上传到了互联网。随着视频的网络传播,“抱抱团”活动热潮蔓延全国。
[北京]10月28日,北京市几名年轻人在王府井步行街高举写着“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的纸牌,微笑着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但是首次活动1个小时左右,“北京抱抱团”拥抱活动成员被警方带到派出所教育。
[上海]
11月5日,上海首次“抱抱”行动在南京路步行街举行,30多名年轻人高举写着“拥抱我吧”等语句标牌,自愿接受陌生人拥抱。然而,活动开展不到20分钟,30多名年轻人即被警察带进派出所,活动也不得不提前结束。
[广州]10月29日中午,广州首“抱”发生在北京路上,一个由5个人组成的“抱抱”活动持续不到5分钟就被城管劝离。这天下午,广州掀起再“抱”活动,“抱抱”队伍逐步壮大,每人成功拥抱20余路人。
[成都]11月4日与5日,成都“抱抱”发烧友多次在街头“施抱”,由于“抱抱团”的行为属群体活动,保安在没有见到相关部门批文的情况下,在现场干涉活动,“抱抱团”则跟保安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苏州]11月5日,一群青年在苏州街头和公园举行一场名为“抱抱团”的活动
[杭州]10月28日,15位“杭州抱抱团”的成员从湖滨的钱柜开始,先后经过断桥、苏堤、岳王庙等处,至下午3点,西湖边至少有500个人接受了这样的意外拥抱。
[绍兴]11月5日,7位网友组成的“抱抱”活动亮相绍兴街头,绍兴市民的反应却褒贬不一。
专家评说
  如果不是作秀的话我很欣赏这样的活动,含蓄固然不错,但拥抱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过一定要健康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作用很大。——中国心理医生协会会员、高级心理保健师康琳
  随着社会变迁,人际关系越发冷漠,“抱抱团”在国内多个城市出现,对它的存在就要给予承认。建议能否采取其他方式。——云南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乔亨瑞
新闻反思:抱一抱,到底抱出了什么?
“抱”出的忧虑
[忧虑1]是否安全 
  事实上,“Free Hugs”活动在国外曾遭到警察和政府官员的干预和禁止,在国内同样有:之前在北京“抱抱团”的活动中,警察就没收了纸牌并带走4人。而在广州,城管人员亦把他们从北京路街头劝走。
[忧虑2]是否会商业化 
  在“抱抱团”成员“上帝之猫”的博客上,成员们已经在对“抱抱团”活动可能会被商业化表示担忧。他们担心,目前部分网站已经开始组织自己的“抱抱团”,并把其变成一种商业活动。

“抱”出的争议
[争论1]是否适合国人? 
网友小羽:我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拥抱,对国人来讲,还是有一点难以接受。关心、温暖不一定要通过拥抱来传达。
网友萍水相逢:“拥抱”对我来说真的挺陌生,因为咱们真的很含蓄。即使是最亲的亲人,拥抱只也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中。真诚的抱抱,真的很温暖!!!
[争论2]这是形式主义? 
网友大风:假惺惺的炒作!
网友匿名:拥抱陌生人这个活动的意义不只在于这个动作,相信旁观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即使我无法接受那样的“亲近”,但我还是被温暖了。
网友Kai:这是暂时的不理解,活动只是一个形式,当大家面对陌生人善意的举动能给予善意的回应的时候,也就不再需要“抱抱”这个形式了。
[发表评论]
策划|制作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