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坦宽阔的金衢盆地,如何才能看到目力所不能及的地下?考古队员只能把视线放到正在发生变动的土层上面,比如人们挖泥烧砖的取土处、清淤开道的河流、被山洪冲塌的山坡……
毫无疑问,这令人心力交瘁,因为成功总在千百次的试错之后,而且还需要一些运气;这也是一个解谜的过程。有时候,地表的变动会把谜面,或者一些线索,轻轻地抛出来。
28年前那几个农民捡到的陶土,仿佛一声呼唤。
“下面有东西!”
1996年,杭金衢高速公路抢救性发掘中,蒋乐平等人发现了诸暨楼家桥遗址,从而开始了对浦阳江流域的大规模探索。
在发掘了一些平常的文物之后,蒋乐平等人走到了塘山背,当地文保部门拿出了保存多年的陶器碎片。
这几块陶片也许是指引历史的路径,也许什么都不是,蒋乐平无数次受到这样的诱惑:你以为自己拽住了牛尾巴,其实手上只是一根麻绳。这时候,你只能希望自己拥有好运气。
在塘山背的第一次试掘,实际上就是挖了个一米见方的坑,老实说,就像买彩票一样,有谁指望第一次买就中奖的?
但是有人看到了,下面有东西。
蒋乐平连忙喊停,扩大发掘范围后,队员用手锄轻轻地往下磕,一厘米一厘米地把这层土皮掀起来。根据经验判断,这是一个带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墓葬。
好消息总是同时出现:第一,良渚文化在钱塘江以南非常稀少,甚至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第二,墓葬,绝大部分不会仅仅是一个,而是一群。
这队人马就在村支书周来水家住了下来,准备全力发掘。
它依旧淹没在一片甘蔗林中
对于蒋乐平来说,线索从来都是间接的,轰动的塘山背墓葬,只是更大发现的铺垫。
在塘山背墓葬的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距离墓葬北200米处有新的东西,当时,这里被命名为“北区”,出土了石球、石磨盘。
蒋乐平回忆,这些东西给了他很矛盾的印象。一方面,他觉得大批石球出土是很新鲜的事,以前自己没有碰到过,另一方面,大家都觉得这些文物的年代不会太久远,大概是距今6000年左右。
发掘结束,蒋平乐被抽调到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的发掘现场,而“北区”依旧淹没在一片甘蔗林中。
夹碳陶片,开启遗址大门的钥匙
塘山背墓葬“北区”就是现在轰动世界的上山遗址,它之所以能在考古学家的眼中重生,依靠的就是当时发掘出的一小块夹碳陶片,和日夜碾滚于蒋乐平脑海中的石球。
2002年,蒋乐平在一次会议中,遇到了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专家。尽管石球的发现已经是两年前的旧事了,他仍然耿耿于怀,专家建议对夹碳陶片测试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