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希望工程酝酿新境界 希望工程“看上”职业教育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0:20:2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情况不好不坏,跟着师傅在外面做活。”文成县首批希望工程受助生之一的吴德丰,在他租住在乡下的小屋里接受采访。他现在的职业是木匠,是跟着一位乡下老木匠学的。

  而与此同时,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航空服务班一年级学生郑晶晶却在发愁:由于家庭贫困,加上没有任何民间组织的捐助,她的学业前景并不明朗,随时都可能中断。

  “从以往情况来看,一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孩子,实际上和一个小学毕业甚至未毕业的学生劳动技能是差不多的,希望工程帮助他们读完了义务教育,却没能帮助他们改变人生。”浙江省青基会宣传活动部部长王军说。

  但在同时,据教育部门的计算,一个职校学生每年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且贫困面在20%左右。如果没有外界资助,仅凭他们自身,很难完成学业。

  2006年,全国希望工程工作会议制订了“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试图将希望工程资助对象向职业教育延伸,真正帮助贫困学生走出人生困境。

  希望工程受助生的无奈

  2006年8月份,受浙江省青基会委托,共青团文成县委工作人员辗转找到了4位第一批受助的小学生,发现除吴秀钗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外,其他三人均在家务农。

  其中,吴德丰在初一的时候,辍学回家,跟着乡下的木匠师傅学艺。吴德丰说,当时他家只有他和奶奶两人,感觉再读下去也没什么指望,干脆就辍学了。

  雷锡兰,现在家务农。由于地处偏僻,家里没有电话,需要村干部转告才能联系上。

  米春茶,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现已嫁人。

  “从这些希望工程受助生的现状来看,我们感到伤心。”浙江省青基会宣传活动部部长王军说,“他们的境遇与那些没有接受过资助的学生几乎没有区别,而他们当时接受资助的理由还是因为在所有贫困生中品学兼优。”

  吴德丰说,他只记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受资助,具体多少钱也忘了。在当时看来,他可以靠希望工程资助读完初中,但读高中和大学肯定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初中毕业和小学毕业没有区别。

  另一个事实是,长兴县泗安镇仙山希望小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在泗安中学就读初中。据该校提供的资料,2005年毕业生中97人考入普高,178人考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32人进入社会工作。

  2006年,该校106人考入普高,180人考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31人进入社会工作。

  由于学校没有统计数据,在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中,有多少是因为家庭困难导致的,无法核算,但据一位教育工作者估计,至少有一半。

  据当地教育部门统计,这些流入社会的学生,有不少人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过包括希望工程在内的各类助学金。泗安中学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2006届毕业生,曾经接受过希望工程资助,她妹妹尚在泗安中学上学。但在初中毕业后,她自己决定放弃职高,而是跟一位裁缝师傅学艺。

  她说,自己不再上学的原因,除了经济困难,还因为“厌学”。

  相形之下,郑晶晶稍显幸运。作为家境贫困的孩子,郑晶晶去年还享受了气象局的资助。虽然她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由于家里只有奶奶和一个9岁的妹妹,出于家庭原因,在今天春季开学后,老师推荐她直接上职高。

 [1] [2] [3]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朱永红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希望工程浙江实施15周年纪念晚会情动万家 2006-10-11
·为学子圆梦 磐安团组织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2006-08-16
·我省启动"希望工程圆梦大学"活动 资助浙籍新生 2006-07-13
·浙江省体育彩票彩民为希望工程捐款逾百万元 2006-06-29
·中奖不忘希望工程 浙江彩民捐款120万 2006-06-28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