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与偏见
闻玉祥说,长兴加强职业教育,缘于民工短缺,而民工短缺的实质是技工短缺。从这个角度出发,长兴立志打造长三角的蓝领基地。
“而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要在流水线上作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劳动技能,就不能算作劳动力。”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濮锦堂说。
“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不太出息,因此人们一般都喜欢资助大学生,或者品学兼优的普通中小学生,而对职业教育的捐助几乎没有,包括希望工程。”共青团长兴县委副书记沈华明说。
“职高生的困境就是职业教育的困境,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投入非常有限。加上社会上各种成见,职业学校的学生很难得到资助。”濮锦堂说。
王军说,根据他们的调查,如果扣除三年级实习补贴,一个家庭培养一个职高学生的成本在1.5万元左右,这对贫困家庭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王军说,相对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甚至寄望于通过对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一人读书,全家脱贫”。
据青基会了解,现在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职校毕业生一年可以拿到1到2万元收入,相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基本上已经算脱贫了。
而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在高三实习期的年收入就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如果这个孩子未经培训直接进入社会,可能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可以说,职业教育可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王军说,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对职校生的关注,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有可能发展。从观念上讲,一般人当然有培养精英的想法。但从实际上说,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产业工人,而公益的目的也不光是培养社会精英,更有扶贫济困的理念在里面,这相当于是在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人的善举要么基于同情,要么基于培养精英。我们现在主要盯住一些尖子生。但在国外的慈善理念中,帮助一个脑瘫的孩子,可能比资助一个正常的孩子更显示爱心,因为弱势者更需要帮助。”王军说。
沈华明说,长兴打造长三角蓝领基地的成功,就是对偏见最好的回答。
希望工程酝酿新境界
“在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全额支持、贫困大学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希望工程应该拓展自己的新领域,而职业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入口。”王军说。
2006年“全国希望工程工作会议”制订了《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实施管理规则》,拟面向农村贫困学生,帮助他们结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有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根据这个文件,希望工程将建立社会捐助、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学费、学生先上学后交费等综合资助模式,同时组织受助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社会与受助学生的互动互助。
据青基会近期调查,浙江民企对技术工人的需要量非常大,而且对员工的忠诚度等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浙江本省的职校毕业生,相对更加稳定,如果能通过企业订单式培养、定向就业,则对企业和学生个人都是双赢。
王军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青基会将选择两三家学校进行试点。在项目实施学校,要安排希望工程受助生就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就业前景好的相关专业学习,确保受助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对受助生在希望工程资助、政府资助、学校减免后的学费不足部分,实行先学习后交费。
这个计划甚至规定,学校要对已经毕业的受助生提供“召回制”服务,把对工作不满意或不适应工作岗位的受助生召回学校,免费进行再培训,并重新安排新的工作岗位。
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规定省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读中职学校不用交学费、代管费。低收入家庭子女免收学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资助面在10%,每个中职学生都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了鼓励贫困学生报考农、林、渔等特殊专业,浙江省教育厅还推出了免费专业,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为种植、农艺、园艺、蚕桑、养殖、水(海)产养殖、林业、航海捕捞等专业。
教育部教科文司副司长赵路11月13日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央财政从今年起每年将安排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贫困家庭学生,每年将资助80万人。
沈华明说,在这种情况下,原本以义务教育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希望工程,如果能将主要精力转向职业教育,将是农村贫困家庭的福音。
浙江希望工程小史
据浙江省青基会提供的资料,自从1991年浙江省开展希望工程活动,15年前共累计接受捐款2.17亿元,援建希望小学414所,资助家庭困难的的大、中、小学生20.35万名。
随着义务教育条件的整体改善,浙江省青基会于2002年将希望工程延伸到“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建立了“浙江省大学生助学基金”。
2004年1月,旨在资助进城务工、家境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浙江省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启动。
2006年,希望工程将推出“希望工程职业教育助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