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杭州各个区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区长都要处理大大小小一堆事情。就拿和拱墅区区长俞东来的这次采访来说,几次约定的时间都因为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工作而调整。
1500户拆迁户要住进安置房
当天上午的主要工作,是听取米市巷街道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和办公室关于今年实事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有点遗憾,这些事能去现场看看,那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因为某些原因,那天不能亲临现场,所以俞区长在听取每一项实事工程的汇报时都特别要求汇报得尽量详尽。
其中的拆迁安置问题,俞区长特别关心,“广大拆迁户在外过渡是很不容易的,他们都在焦急地等、急切地盼,一定要千方百计保证按时安置到位。”
今年,区里总共要安置1500户在外过渡的拆迁户。其中已经有部分人拿到了新的家门钥匙,搬进了新家。浙麻、杭二毛等地块的安置房已经在建了,有些已经完工。
在和相关建设单位研究工作的时候,俞区长一直反复强调着“三个优先”,都是和老百姓切实相关的:在项目的安排上优先考虑安置房建设,那些计划开工建设的安置房项目,都要尽早开工建设;在资金筹措上优先落实安置房建设资金,就算资金再紧张,也不能影响拆迁安置房建设。另外,在建设进度上优先保证安置房建设。
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三个优先”,俞区长每次开会都要强调一次。俞区长的解释是:“让那些在外过渡的拆迁户尽早领到新房的钥匙,他们安心我才能放心。”
除了要求各责任单位对今年既定的实事工程再接再厉之外,俞区长已经把眼光放到了明年。“这几年,通过实事工程的形式,解决了一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又是百姓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急事、难事和好事。持之以恒,必能得到明显的成效。”
住不好,百姓满腹牢骚很正常
下午,根据工作日程,俞区长召集区建设局、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及相关街道负责人,研究湖墅路、绍兴路综合整治和危旧房改造工作。
“危旧房改造是为民去忧解难很具体、也很实际的一项工作,通过几年来的调查了解,我知道区里确实还有部分市民居住条件相当差,住房面积小、生活设施差。”俞区长说,前段时间,他曾经向区建设局专门了解过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情况,还抽空特地去实地看了一下,那时的情形还很清晰地留在他的记忆当中。
五一新村4幢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五层砖混简易楼房,一共81户居民,陈旧的楼房夹杂在四周的高楼之间。没有阳台,卫生间是3至5户人家才合用一间,最大的户型也只有50几平方米。俞区长说,一走进去就觉得十分感慨,那里的居民不仅住房面积小,而且生活条件差。
那天,居民们一听区长来了,纷纷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句地开始和俞区长说了起来。有的打听这次改造的有关政策和方案,有的对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也有居民开始发起了牢骚。
“我能切身感受到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之下,有满腹牢骚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俞区长说,那一天他一边听着,一边让身旁的工作人员把居民的意见一一记下,离开居民区后,又到所在街道听取了街道和社区对这次改造试点工作的建议。
而当天的会议上,俞区长再次阐述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区各有关责任部门努力办好这件实事。除了强调对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要努力完成,特别提出一定要对市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研究分析,尽最大努力吸收采纳到改造方案中,“最大限度地让居民群众的要求得到解决,尽最大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