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进口大片全部登场,市场份额再度下降
-浙江电影市场票房五强预测:国产片占优势
进口大片为何风光不再
随着讲述美国9·11事件的电影《世贸中心》的上映,今年引进我国的20部进口分账大片已经全部亮相。
“票房?全省不过50万元!”昨天,当记者了解今年最后一部进口大片《世贸中心》的上映情况时,听到了很多电影人的一声叹息。
据省内时代院线统计,今年20部大片在浙江的票房前五强基本排定:《达·芬奇密码》、《金刚》、《碟中谍3》、《海神号》、《加菲猫2》榜上有名。观众对正在上映中的最后两部进口大片——《世贸中心》和《迈阿密风云》反响冷淡,其票房均无特别表现,它们基本无缘五强。
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的杭州电影市场票房前五强中,年初的李连杰电影《霍元甲》、9月的冯小刚电影《夜宴》、国庆黄金周上映的成龙新片《宝贝计划》和年底即将上映的张艺谋大作《满城尽带黄金甲》等,都是五强的“种子选手”。而在进口大片行列里,《达·芬奇密码》和《金刚》则有望挤进五强。在这个“候选名单”里,国产片显然占着优势。
我省一些院线人士表示,今年的大片比起前两年来说,在总体票房、观影人次上都略有下降。之后,北京新联院线的副总经理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进口大片一直呈现着总体票房下降的趋势,“进口大片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1994年11月12日,华纳公司出品的《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国内公映,立即在全国创造了第一个票房奇迹。12年后,进口大片为何不再是票房的“香馍馍”?
2003年11月5日,耗时4年的《黑客帝国Ⅲ》作为首部与全球同步上映的进口分账大片登陆中国银幕,仅11月5日晚10点首映场的全国票房就已经达到30多万元。那天的杭州,在晚上7点多的时候,所有电影票已被疯抢一空;
此后,2004年5月28日,灾难片《后天》上映。仅时代院线一家3天票房就突破120万元,比起没有同步上映的《指环王3》同期票房高出20多万元;
2005年5月19日《星战前传3》同步上映,3天票房超过160万元;
同年11月同步上映的《哈里·波特4》,3天票房逼近190万元;
今年5月19日全球同步上映的《达·芬奇密码》,3天轻松跳过200万元……
遗憾的是,2006一整年,只有《达·芬奇密码》和动画片《丛林大反攻》是“全球同步”上映的。其余18部进口分账大片里,中国观众比北美观众至少晚1个多月才能看到。
最无奈的当属《碟中谍3》。从最初决定在中国拍摄,到男主角汤姆·克鲁斯热闹的中国7日游,《碟3》就是冲着中国市场来的。但由于细节出了问题,影片送审后必须修改,《碟3》的发行商无奈地把中国从全球同步上映的名单里删去,延后上映两个月,盗版、网络下载大量冲击市场,让《碟3》打错了如意算盘。
高军告诉记者:“现在,观众看电影的方式太多了,DVD的价格又便宜,你无法要求观众必须进电影院。你只能希望观众加强版权意识。近几年,一些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都多次要求提高他们的票房分账比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全球同步”当然不是惟一因素。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进的大片本身题材的狭窄和质量的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告诉记者,在最初几年引进的大片中,《亡命天涯》是1993年暑期美国十大卖座影片之一,《阿甘正传》是1994年度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狮子王》和《生死时速》都各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但随着引进数量的增加,大片的质量自然也无法都得到保证”。
倪震以《疯狂的石头》举例说道,今年7月,它与《超人归来》、《谍中谍3》这样的大片分庭抗争,结果,上座率高于大片,“在这个网络时代,口碑对一部电影来说太重要了。今年,一些进口片在美国上映的时候,票房和口碑就不高,发行方期待这样的电影能在中国挽回票房困难太大了。”
总结2006年的进口大片表现,倪教授表示:“今年,像《达·芬奇密码》这样高质量的电影太少。像刚上映不久的《迈阿密风云》,虽然有巩俐出演,但不少观众对这部影片还是十分失望。引进的进口大片由于一味地追求视听效果,强调大场面、大制作,也让不少中国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杭州一位名叫朱虹的影迷是个忠实的“进口大片迷”。不过,今年,她进影院看这些大片的次数也比去年少了三四次。她告诉记者:“分账大片的类型越来越雷同了。去年是《神奇四侠》,今年变《X战警》,基本是换汤不换药。《碟中谍3》、《防火墙》、《玩命快递》这样的动作片故事很类似,基本走的都是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拯救人类’路线。几个月里,看到都是同类电影,我自然没有掏钱的欲望。”
对此,倪教授表示赞同。他说:“这个毛病一直存在于进口大片的挑选中。12年前,进口大片刚进中国的时候,观众喜欢看音响好、特技好的大片。于是,我们引进的基本都是这类电影。12年过去了,观众口味发生了变化。遗憾的是,引进方忽略了这点。大家的兴奋点小了,票房也就缩水了。”
与进口分账大片票房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大片日渐强势。
高军给了记者一组数字:2003年前,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占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60%至70%份额。2004年,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本土市场上打了个翻身仗,拿到了55%的市场份额;2005年,国产片的市场份额又提升至60%。
在刚刚闭幕的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业界一致认定,今年是国产片票房情况最好的一年——《霍元甲》全国票房9000万元、《夜宴》1亿多元,《宝贝计划》9000万元,还有《疯狂的石头》带来的2000多万元票房收入。加上有人预计一周就能突破1亿元的年底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业内预测,今年,国产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许还能提高一成。
“中国导演拍大片的热情,多多少少都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片的支持。现在,我们每年总有那么几个特定的时间,中国观众会大规模地、主动地走进影院看我们自己的大片。比如今年国庆节,《X战警3》和《夜宴》同步上映,观众明显偏向后者。当《夜宴》成为潮流的领军者,《X战警3》只能一声叹息。《超人归来》、《碟中谍》也是这样被国产抢了风头的。”高军笑着告诉记者。
虽然国产大片在某些时候已经从票房上压倒了进口大片,但这也无法让我们得出国产大片已经超越进口大片的结论。
从《十面埋伏》、《无极》到《夜宴》,国产大片在获得高票房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少专家认为,由于电影本身的质量问题,国产大片普遍呈现出“缺钙”症状。从进口大片身上,国产大片学到了“大明星”、“大投入”、“市场化”等多个优点,但影片本身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很多影片成为了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奇观化的视听大拼盘。毕竟,比起好莱坞成熟的电影产业,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还刚刚起步。(2012001)
进口分账大片
上世纪90年代初,国产片年产量以及观众人数锐减,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萎缩状态。于是,各大电影发行公司便试图以进口国外“一流”影片来扭转窘境。当时,出于保护民族电影的目的,针对是否引进好莱坞大片的问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1994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复中影公司,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也就是国人后来俗称的“进口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