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地处杭嘉湖平原,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村落。四面环水,河港纵横;青堂瓦舍,临河而建的荻港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现今原汁原味的古村遗韵更是赢得了著名文学家舒乙“这是最好的江南小镇”的赞誉。清冷的初冬踏访荻港,“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和“民和、家兴、业旺”的繁荣,让人心暖暖的,只愿醉卧其中,不愿醒。
水乡荻港纯粹古镇
走进江南古镇荻港,彷佛为你打开尘封了的记忆。你也许会感觉她是那么亲切,宛如便是儿时嬉戏的小巷。从残照烟柳的演教禅寺到清朝嘉庆年间御赐"玉清赞化"金匾的道教胜地南苕胜境,从沿河而建逶迤连绵的靠街走廊到积川书塾依然清晰的八角放生池,无不隐然传续着荻港的古风遗韵。
慢行于荻港,从水阁和廊棚无不透出无限的水乡韵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跃然眼前,典型的江南风情。记者发现,小小的荻港村,放眼尽是公园式的古典建筑。据荻港村村支书章金才介绍,村民们本着“修旧如旧,建新如古”的理念,完好地保留着古建筑原貌。“古桥之多”也是荻港的一大特色,一座座古代的石拱桥,苍老而纵横,平卧在小小的村落中,象一丝丝血脉,沟通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居民间的友谊和团结。站在桥上展目四望,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廊棚古色,一派水乡古镇的风光,环顾皆秀色。
步行在廊街,青石板路面,两边都是古朴的民居。部分民居开成了店铺,小茶馆里,陈旧的老茶桌边围满乐前来喝茶聊天的老人们,显出一种热闹中的悠闲。老人们悠闲地坐在门口,默默地做着手头的事,只是偶尔打声招呼,时间仿佛停顿。只有那小桥流水之间偶尔有小舟划过,发出吱吱咯咯的声响,在安详宁静中点缀着小镇的活力。这不能不让人发出与舒乙老人同样的感慨:这是一块没有被发现的净土,完全是个世外桃源。
人文荻港老有所用
江南的水有江南的清盈;江南的古村更有着让人追寻的历史底蕴和让人仰慕的古人圣贤。原汁原味的水乡荻港,人杰地灵,时时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名人文化”是历史的根基,荻港的历史上从不乏人才,共出了五十多名进士、状元和一百多名太学生、贡生和举人。
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荻港优良古朴的民风和“落地生根、落叶归根”的荻港精神。荻港人尊老敬老上远近闻名的,慢行于荻港,看着神态各异的老人,却有着同样的恬淡和满足,在这里老人们享受着幸福而悠闲的晚年生活。在荻港不仅家人对老人们关怀备至,村里的干部更是倡导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据悉,每到重阳节,村里的人就会将全部老人请到一起,村支书烧菜,村长上菜与老人们共度佳节。
荻港的老人不仅老有所养,更是老有所用。村里组织了德高望重、熟悉村情、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老生产队长、老农民组成的“六老”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化解纠纷调查员等六项工作。不仅让老人们发挥了余热,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现代荻港民乐业兴
“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在荻港,这个不大的村落,缩影着湖州素有的特色农业。荻港人更是凭着智慧和勤劳,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迈入了现代康庄大道。“因人制宜”,荻港的青壮年大多在外经商打工,而中老年则在家养蚕养鱼,全体加入致富的洪流中去;“因地制宜”,大力鼓励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各种资源进行最合理的优化配置:荻港人在发展的同时还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桑基鱼塘“循环利用,节能省源,集实用与观光为一体。据悉,去年一年,该村人均年收入多达一千多美元,件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就达六百多万。
荻港人物质是富裕的,精神更是愉悦的。在投资四百多万元资金农民公园——崇文园中漫步,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枯萎的漫眼田田的荷叶仍能闻着沁人心脾的清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休闲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赏景,聊天,跳舞,散心。在荻港,村民每天都会自发组织表演文艺活动,自娱自乐。记者到达荻港村的那天,正赶上村民的表演。只见里里外外围了好多村民,中间有一支由中年妇女组成的腰鼓队随着音乐,跳的正欢,人们的脸上挂着同样幸福的笑容。据荻港村村支书章金才介绍,村里由多支群众文艺团体,其中,群众文化打击乐《农家乐》更是走出荻港,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