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水牛、大象、老虎、狮子……这不是当今工艺美术大师的创作,而是1700多年前普通工匠手中的作品。
近日,上虞市上浦镇大善村尼姑婆山窑址考古发掘正式宣告结束,出土的大量精致青瓷器,让见惯了“珍宝”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郑嘉利赞叹不已:“太棒了!这么精美的三国西晋瓷器,以前没见过。”
动物造型前所未见
库房里,不着边际的瓷片和残缺不齐的瓷器摆了一地,瓷器的个头很大,可和碧绿的官窑、龙泉窑相比,色彩明显黯淡。
“可别小瞧它们哦。”郑嘉利小心翼翼地抱起了一个修补了一半的三足酒樽,端到记者面前。这个酒樽的“大肚子”上,缠绕着细致规整的斜方格纹。慢慢转动酒樽,突然,记者们的眼睛挪不开了:斜方格纹表面有清晰而富有立体感的瑞兽和佛像,五官生动精致。
“当时的文人雅士就围坐在酒樽前一起喝酒。”据说,在魏晋时期,名人雅士普遍流行吃一种叫“五石散”的东西。吃后,人会浑身发热,他们便脱去衣服,用冷水浇身,同时,吃冷食物饮热米酒。
“还有更棒的。”郑嘉利轻手轻脚地从箱子里捧出一个个鸡蛋大的器物:虎头、牛头、马头、大象……尽管它们大多都“缺胳膊少腿”,可栩栩如生的样貌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却依然让人感觉“惊艳”。
“用前所未见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过分,”郑嘉利说,“这些瓷器都属于越窑,是三国吴末至西晋时期出产的,这也证明了三国的手工业者有把动物形象用于瓷器装饰的传统。”
这些生动的动物造型,激发了记者的好奇心:当时给工匠们做“模特”的,是不是活生生的大象?三国西晋时期,在上虞地区是否有大象存在?“这还是个谜。”昨天,记者咨询了多位生物专家,却没有人可以回答。
东晋越窑为何衰落
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专家还在尼姑婆山窑址发现了龙窑(烧制瓷器的窑床,因外形像龙而命名)1条,类似作坊的遗迹1处和一条长约9米的水沟。“当时平民不可能占用山地,所以这应该是地方豪族的产业。”专家说。在窑址中,专家发掘出一个刻有隶书“朱君”字样的窑具。这个“朱君”很有可能就是作坊的主人。
“三国西晋是早期越窑发展的黄金时期,尼姑婆山窑址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窑址,代表了当时青瓷工艺的最高水准,也是迄今为止三国西晋时期瓷窑址考古最重要的发现。”郑嘉利说,“从东晋开始,早期越窑开始走下坡路”。
据他推测,这可能跟东晋时期士族南迁有关。当时,中原的士族大家为了躲避北方的异族入侵和由此造成的中原战乱,纷纷南迁,其中包括了王羲之、谢灵运、谢安。北方士族到达南方后,开始封山占水,占领了当地豪族的山林,极大压缩了瓷器的发展空间。
据悉,这些精美瓷器整理修补后,将在上虞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