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茅盾在《人民日报》上回忆多年未见的家乡,印象最深的是大运河上的船只,带他离开了乌镇。但自解放后运河的运输地位萎缩以来,在乌镇坐船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长期以来,乌镇不再是交通枢纽,未发展旅游的2000年以前,这里只是一个靠养蚕植桑发展经济的浙江桐乡市一个小镇。
旅游开发前,乌镇面貌是极其复杂的历史混合体:按照《嘉兴县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略给乌镇带来了劫难,“百十作坊,均毁灭于日本人的大火之中”。50年代,乌镇进行房屋重新分配,从前住一户的三门三进的老宅子,至少住上十几户。而80年代开始的经济变动,“有钱人家全部拆除了木门,改用了水泥墙,铝合金门窗,谁家用木门就是穷困的标志”。
改造前的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叠叠被各年代遗存所占据的老镇:有代表着地方实力的五层百货大楼,也有大片还在使用马桶的沿河小屋,老桥旁往往是一座代表着新气象的水泥桥。
对乌镇面貌改变最大的人,乌镇党委书记、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陈向宏说:他觉得这样杂乱历史的老镇不是游客想看的,他唯一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百年前想象中的水乡老镇。他说:“我是从景区旁五层楼高的百货大楼拆起的,当时骂声一片。”
当年开发者在乌镇东南西北4条大街里选择了东大街做开发,“选择那里,是因为茅盾故居在那里,可以利用名人效应”。随着旅游收益,开发者选择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眼下,比东大街大3倍的西大街区域即将开发完毕。整个乌镇正在巨变。
东大街的冲突:景点的控制
开发东大街前,陈向宏去别的古镇考察,觉得江南任何一个古镇的管理和经营模式,都不可取。“周庄满街都是卖猪蹄的,过度商业化就是我的噩梦。”来乌镇不久,镇党委书记的头衔也加在他头上,所以他更有直接而强大的力量来控制景区,所有景区内商店的营业执照上都要有管理委员会的章,而管委会是不给这里居民开店盖章的。
受控制的,还有居民们家中的装修,空调安装必须要在一定位置。不少家的水泥墙被还原成木板门,据说冬天会很冷。一家因为是两层小楼,坚决不同意把家里的水泥墙拆掉,结果景区改造者就在他家门前搭建了一座三四米高的有着乌瓦的高墙,把一切都遮掩在墙后面。
景点里面的民宅要是晚上留宿客人,会受到保安检查,发生过游客住下来又被保安带出景区的事情。居民说:“旅游公司禁止的理由是不安全,说什么万一失火怎么办,怎么那么容易失火?”而旅游公司的说法是,景区里过多的民间旅馆存在巨大的不安全因素,万一出事,影响的是整个景区声誉,所以不允许居民自家开旅馆。
陈向宏强调控制对于古镇保护的重要性。他的行为与想法得到了很多人认同,前来拍摄电视剧的黄磊说:“相比起其他的江南古镇,没有过度商业化的乌镇像世外桃源。”
陈向宏对这样的结果还是不满意,他的理想状态中,乌镇的风景最好能恢复到100年前那样,朴素、清淡、繁忙的各色工匠各行其是地劳作——尽管这种劳动有可能只是演员在表演,他的“产品”绝对不能沦为别的古镇那样杂乱的小摊贩的天下。为此,他开始了更宏大的二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