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时母亲自杀
她跪在病床边请母亲放心
因为种种原因,月萍高考时没有发挥好。当她接到三本的录取通知书时,顿觉天昏地暗。“每年2万多元的费用,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圆大学梦了。像我这样的家庭根本不可能承担得起昂贵的学费。”月萍彻底失望了。
像这样懂事的孩子,老天爷都会眷顾。高三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月萍摸福利彩票奖了一万元人民币。这笔奖金再加上她暑假打工挣的钱,让月萍鼓足勇气对父母说要去读三本,自己解决自己的学费,让他们放心。
从小到大没有出过嵊州的月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杭州,进入了大学校园。在民办班里,多半都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但是月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贫困生而失去信心。小学、初中、高中都当班长的她,在同学们推荐下,又当上了班长。然而,大一刚开学不久的一个意外,却差点击溃了她。有一天,她在学校里忙着事情,同学匆匆跑来告诉她,她母亲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和病痛的折磨,服毒自杀了。“我一路上泪流不止,都不知道怎么坐车回去的,一到医院,我就跪倒在母亲的病床边,听着母亲微弱的呼吸声,我整个心都碎了。白天奔波在邻居和同学之间到处借钱付医药费,晚上整夜地守在母亲的身边,生怕眨一下眼睛母亲就会不见了。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那么无助!所幸的是母亲的病情渐渐稳定,但是我必须稳定住她的情绪才能安心回校上课。”那一次,月萍20多年来第一次向母亲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她的期望,也不会增加她的负担,会自食其力。请母亲一定要放宽心,要好好养病,等着安详晚年。母亲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眼眶红润了,微微地点点头示意月萍返校学习。
回到学校月萍整整昏睡了一天才缓过神。尽管此后半年多时间她都没拿到家里给她寄的生活费,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经过努力,月萍连续三年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两年的省政府奖学金和韩国水原女子大学授予的海兰奖学金,另外,她还被评为浙江理工大学的“十佳民办生”,并获得了服装学院授予的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拉起了40多人的工作室
她成了企业争抢的对象
大二时,月萍和学长一起搞起了服装学院第一个学生创业团体——纺织品艺术设计工作室。学校非常支持,无偿提供了场地,并给了她们桌椅和电脑等设施。一开始,创业非常困难,一天基本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记得第一笔业务来得非常不容易。我们靠一些展览会上积累的名片一个一个厚着脸皮打电话去问。跟着名片上的地址来到丝绸城。那是一家不大的公司,和他们老总谈了好几次,‘给我们一次机会吧!’起先老总根本都不理会我们这些学生,后来灵机一动,那天正好下雨,看到他的车子很脏,我们就从保安那里借来了一桶水,把他的车擦干净。后来,再去的时候,保安和我们开玩笑,‘又来擦车了!’正好老总的车子开进来了。就这样我们感动了老总,第一笔业务就这么来了。给他做的设计作品还到上海展览了。”
由于收费低,而且服务质量好,她们的业务慢慢多起来了。有一次,老家嵊州的一家企业还免费提供了一台价值10多万元的打样机。如今,已经有七八家企业和他们工作室签订了合作关系,每个业务都在5万元以上。“现在工作室30多人,加上这次新招的人已经超过40人了,有很大一部分是贫困生。我把赚来的钱40%提取作为公共基金,用来给大家出去看展览、参加比赛等,60%用于大家的薪酬。每个同学都能解决生活费问题。有些企业签的都是两三年合同的,剩下的合作就打算留给后面的学生了,让工作室实现良性循环。”
工作室做大了,可以到外面去赚钱了。月萍其实也想过,不过,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在学校里,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我是学生会主席,同时我也是我们家族中唯一一位共产党员。我的父母都为我骄傲,逢人就说他们闺女是党员了。”月萍说,“我学会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相信困难只是暂时,只要我的心中充满理想,充满希望,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一定能够成功。”
勤工俭学的工资加上工作室赚的钱,基本解决了她的学费、生活费和母亲部分的药费,她每个月都要给母亲寄去300—500元不等的医药费。如今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正在抢着挖月萍。
可贵的杂草精神
一位1984年出生的小姑娘,嘴角挂满了自信的笑容,开朗、乐观。在她身上,你看不到家庭不幸打在她身上的烙印,反倒会很容易地被她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杂草精神深深地震撼。
当同龄人还在嬉戏的时候,她就办起了培训班,解决了自己和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大三开始,她就能以一臂之力,养活清贫的一家。而一次次的磨难,都没有击溃她的心理底线。
更可贵的是,她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坚持下来了,为我欣喜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感激,感谢父母养育了我,感谢学院的领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那些永远支持我的可爱的朋友们,虽然我没有太多的亲人,但是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们,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的恩人,我将用一生的努力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