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杭州,3-6岁年龄段的民工子女大约有上万人。因为户籍、费用等问题,杭州几乎没有适合他们的正规幼儿园。他们中的一部分因父母无暇照顾,被随意安置在父母打工的居所,以至于安全事故频发;而一部分,则进了一些同样是弱势群体开办起来的、多半没有办学许可证的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因为不达标、经费困难等问题面临着被关停的困境。
近日,记者跟随省政协委员、民进杭州市委副主委、杭州师范学院教授肖锋,民进市委委员周谷良作学前教育相关调研。两位委员认为,民工幼儿的安全和教育问题亟需社会关注。
现状
民办幼儿园是民工子女首选
下午4点多,5岁小女孩胡玉静静地待在一个不到3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等着妈妈回来——隔着一堵墙,便是某公园的厕所。
胡玉的妈妈宋成娣来自安徽,在西湖区一个公园里做环卫工人。胡玉在附近一所幼儿园上学,这几天感冒,没去上学,4天来就一直呆在这个小屋子里。
“妈妈,我不出来,旁边的监视器会看到的。这样,你又要没工作了。”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5岁小女孩之口。
宋成娣的前一份工作是保姆,因为常常把胡玉带在身边,东家就把她辞了,“说老是把孩子带在身边,没法好好的工作”。胡玉一直记着这件事。宋成娣好不容易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并在附近找到了一个愿意接收胡玉的民工幼儿园。
然而这家幼儿园可能将于明年关闭,宋大姐很担心:“那怎么办呢?总不能老是让孩子待在那个屋子里吧?”
宋成娣告诉记者,这一带的外来务工者,孩子大都上了胡玉所在的茅家埠幼儿园。一来是希望孩子早点受教育,二来实在没空照顾孩子。而且在这一带,只有这家幼儿园的价格他们还能勉强承受。
“这里是最便宜了,但我们还是分期付款的。”宋成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