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首批希望工程受捐人唐庆蝉与资助人蒋文军见面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06日 06:42:5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而蒋文军对那些孩子的印象也很深刻,那些孩子的家境都很困苦,有的父母亲不在;有的家里孩子很多,负担很重;其中有个孩子,家里的大人都丧失了劳动能力,他既要读书,又要照顾弟妹,还要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蒋文军觉得,每个孩子都需要帮助。

  “我是1979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我和我哥哥是温州洞头仅有的两个大学生。”蒋文军深知读书对于孩子的未来意义重大,所以他决定资助50个孩子,一次性捐助每个孩子300元学费,总共1.5万元,这在当时,是不小的一笔钱。

  于是就有了这一叠“希望工程”的联系卡。

  唐庆蝉:靠自己的努力继续读下去

  唐庆蝉就是那50个幸运儿里的一个。1993年,他读小学四年级,按照他的说法,“正是家里最最困难的时候”。每个学期发下来的28元助学金并不多,但是对他来说,却是一笔“救命钱”。

  而正是蒋文军资助的4个学期的学费,让他撑到小学毕业。在那以后,家里继续努力供唐庆蝉念书,而唐庆蝉也早早地认识到自己读书的机会得来不易,分外努力。到现在,唐庆蝉还对自己没能考上重点高中而耿耿于怀。听了唐庆蝉的话,蒋文军点点头:“像他这样的孩子,懂事特别早,城里的孩子恐怕要到高中,甚至大学才会成熟呢。”

  蒋文军对唐庆蝉选择读师范学院很感兴趣。唐庆蝉告诉蒋文军,他的高考成绩上了一本线。填志愿的时候,他的父母提出,当老师工作稳定,而且受人尊敬,所以他报考了师范大学,后来又考了研究生。

  谈论中说起今后的打算,唐庆蝉说自己还想继续深造,蒋文军兴奋地给他出主意,提了不少建议。

  蒋文军:小唐有今天的成绩让我佩服

  对于第一次见面的唐庆蝉,蒋文军有很多问题想问,比如家庭,学校和村子。唐庆蝉告诉他,现在村民们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所以村里的学生不会再因经济原因失学,不过由于其他原因,还是有一些孩子没有继续上学,很早就打工去了。

  听到这些,蒋文军不由地生出感慨来:“说实在的,我真的是很佩服小唐。”蒋文军想起他捐助过的其他孩子,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样?他们有没有像唐庆蝉这样一直坚持完成学业?蒋文军说,能够看到今天的唐庆蝉站在他面前,这就是“最好的礼物”。

  “没有和这些(资助过的)孩子继续联系下去,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遗憾。”刚开始捐助的时候,蒋文军会陆续收到一些学生寄给他的信,甚至还有他们自家产的茶叶。蒋文军也会给他们回信。但是渐渐地联系就少了,到了后来,就没有再联系了。那些信件也在公司的几次搬家中丢失。

  13年前,蒋文军带着10名贫困学生在杭州游玩时,蒋文军的儿子也一直陪着他们。来报社的头天晚上,蒋文军给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儿子立刻想起了那段往事,非常激动,“当初儿子才8岁,那次活动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人生中有时需要有人推一把

  对于唐庆蝉郑重的道谢,蒋文军连连挥手说不敢当。他说,自己的资助微不足道,“看到他们的情况,但凡经济条件允许,都帮忙了。”

  蒋文军根据自己的经历告诉唐庆蝉:“其实在人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有外力来推一把,让你可以继续前进,这种外力,可能来自社会,可能来自朋友。这些关卡过去了,之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他说,自己这一路走来,也少不了这样的“推手”,所以能够成为唐庆蝉的“推手”,他很开心。

  唐庆蝉的故事,也让蒋文军很有收获,他决心以后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蒋文军还建议唐庆蝉,有空多回家乡看看,和当地的孩子多交流,因为他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活教材。

  送走了蒋文军后,唐庆蝉拉住记者,说早报帮助他实现了多年的愿望,现在他要再请记者帮个忙,他希望能为“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以自己的行动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希望记者能帮他出出主意。如果蒋文军听到这些,他会更欣慰吧。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曹林波 徐彦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