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有幸先睹了这批尚未见过“市面”的良渚宝贝。
“你看,这头盖骨从眉骨处切割下来,有明显的刀痕。”良渚文化博物馆的专家们昨天正在整理文物,张炳火拿起那个被文物和考古专家们视为珍宝的头盖骨器皿,由衷赞叹。
头盖骨是从良渚卞家山遗址中的墓地里挖出的,切割处非常平整,记者甚至在上面还发现了数道刀痕。它的外表面则有Y型的纹路。“纹路说明这个奴隶去世的时候还很年轻,头骨还未完全闭合。”
“用头盖骨作器皿,看上去很残忍,但这恰恰说明当时社会、阶级的形成。足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一个阶段的标志。”良渚遗址管理局文物局副局长蒋卫东说。
另外,这次“回娘家”的文物中还包括玉琮、玉钺、玉璧、玉三叉形器等几乎所有的良渚文化玉器器类。
璧玉三叉形器双面都雕刻着精致的神徽像,中间有一个孔洞,能插入另一个长形玉器,就成了古代男子的一件头饰了。玉长管是一个圆柱形的玉器,每一面都是完全对称,器物表面的繁缛花纹多达数十个,而每个花纹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令人叫绝。
5000年前的人类用什么工具、什么技术做出这样的雕刻?目前不得而知。
部分宝贝已在旧馆陈列。新馆开放之日,所有文物都会掀起“盖头”。
-谈·良渚价值
申遗标准良渚“超标”
英国大英博物馆馆刊在中国卷的首页上写到:“根据较近的传统观点,中国最早的统治王朝夏朝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但是,第一个有考古证据的朝代却是商。”西方专业人士普遍认同的这种论断让华夏文明的历史少了1500年。
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日前来到良渚,看了陈列的玉器,肯定地说,良渚的玉器在当时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
而我国文物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严文明则在良渚文化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做总结时,更是连用了几个“没有第二个”来形容良渚遗址:“它在中国的同类文化中没有第二个,还保持这个样子的没有第二个,文化特点没有第二个,在同时代它的文化发展的水平也没有第二个。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同年代这么大的一个文化体量达到这么一个水平的,又具有这么大的特点的,说实话也没有。”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标准共有6条: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除第6条标准外,其余5项只需达到其中任一项,就具备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条件了。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资深专家郭旃称,从历史、艺术、科学的角度看,良渚遗址至少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前三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