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补贴”找上门来
年关将至,温州天力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柳知春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前些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美国的部分铜管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我国共有25家企业涉案,其中我省12家。
“得到消息后,觉得很奇怪。反倾销我们都知道,反补贴就比较陌生了,两个同时来,以前没听说过。”他回忆说。
10月20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作出初裁,参加应诉的“天力”公司和诸暨浩海空调器制造有限公司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反补贴税率分别为39%和17%,而其他非应诉企业则分别高达116%和68%。
但这仅仅是开始。
“近年来,加拿大已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4起反补贴调查案。美国最近也一反常态对我国铜版纸进行了首次反补贴调查。种种迹象表明,反补贴很可能成为继反倾销之后,欧美针对我国企业采取的一种主要的贸易救济措施。”WTO浙江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张汉东如是说。
盯的是“有形之手”
“当时,海盐有4家紧固件企业涉案。我们局受县政府委托,做了一次加拿大边境服务署的反补贴问卷调查。”时隔两年,说起这一调查,海盐县外经贸局局长朱海洪仍然记忆犹新。
他当然难以忘记。由加拿大边境服务署立案,始自于2004年4月28日的这次反补贴调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第一次遭遇反补贴调查。而和反倾销应诉企业“唱主角”不同,作为政府官员的朱海洪,在这次调查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反补贴调查,是对政府提供给该国生产商补贴的情况进行调查,以确认这种补贴是否造成该国出口产品不正当的竞争优势。因此,政府在应诉中作用很关键,要认真接受对方的相关调查。这是WTO的规则约定。”对朱海洪的经历,张汉东做出如是解释。他还告诉记者,同样是加拿大边境服务署的官员,在最近这次铜管案初裁前,也到我省有关部门做了问卷调查,我省给予了积极配合。
“反补贴”比“反倾销”更可怕?
按欧美惯例,对其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一般多采用反倾销,不采取反补贴。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将“反补贴”作为抑制中国出口产品新的“防火墙”,正在欧美贸易界人士内部“暗流涌动”。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美国众议院已经在去年通过法案,授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调查,只是目前美国参议院尚未通过。而欧盟内部也正在进行同样的研讨。“这些都是信号。”张汉东说。
一旦欧美“风行”反补贴,又意味着什么?
“影响会比反倾销严重。因为,与作为企业行为的倾销相比,补贴通常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或措施,覆盖面更广,而这也就意味着打击面更大。”张汉东严肃地说。他告诉笔者,WTO的反补贴条款,说白了,就是对政府如何花钱的约束,如果欧美对我国大量使用反补贴手段,我国目前的政策扶持体系必须要迅速按照WTO规则进行梳理,将属于禁止性补贴的修正为WTO规则允许的补贴类别,工作量相当巨大。近年来虽然我省已作了大量工作,比如两年前我省外经贸部门就取消了对外贸出口奖励,代之以符合WTO规则要求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但是,“这远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张汉东说。
(浙江日报杭州12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