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清县,由民间个人设立的各种奖项已经产生了9年时间,但去年以来,开始成为一种风尚。比如最近,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就出面发起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
2006年初,鉴于不断冒出的民间奖项,德清县委宣传部组织成立了民间设奖协会,并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正式整体向外界推出。在德清县看来,这是一个新起点。
一场轰动县里的民间颁奖
12月20日下午2时,按照既定的日程,第四届“正良·外来人员风尚奖”颁奖典礼在华盛达宾馆会议室举行。设立这个民间奖项的,是德清县政良市政机械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正良。
斯正良颁奖时,还要给获奖人员胸前佩戴几十年前曾经流行过的大红花,而不是现在的流行款式。
这次获奖的外来人员共有7位,一位是斯正良的东阳老乡王伟,他曾帮助江西民工王萍夫妇借住在自家生孩子,还垫付医药费;江西人王海宾,作为一副食店业主,他同时担任万马路一带60多间出租私房的代管员,为治安做出了贡献;安徽女工李妹娥,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云南女工陈晓英,丈夫失业,还把捡到的手机和钱物归还失主;安徽民工洪传达,把家里2600元拿出来急救一位贵州民工;河南三轮车夫柴德明,将客人遗忘在车上的证件和钱物归还;安徽人臧宝忠,创办了民工子女学校。
这些奖项的获奖人员,是根据德清县今年新颁布的民间奖项管理办法,由各个不同的机构推荐而来的。绿城德清公司推荐了王伟,振兴社区推荐了王海宾,县总工会推荐了李妹娥、洪传达,当地媒体推荐了陈晓英、臧宝忠,武康镇交管站推荐了柴德明。加上这7位,斯正良历年奖励过的外来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24人。
与曾在德清火车站广场上举行的第二届颁奖典礼相比,这里的颁奖仪式一点也不逊色。
这,正是设立这个奖项的斯正良所追求的:“正规化,得到社会认可”。
然而,与第二届颁奖大会相比,现在的斯正良已名声在外。
2004年那场第二届颁奖大会,为了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斯正良花了3万多元将火车站广场设为会场。“那天人山人海,蹬三轮车的尤其多。现在只要有三轮车夫做了好人好事,车管站就会记下来,等着年底向我申报外来人员风尚奖,这一次又有一名三轮车夫得奖。”斯正良说。
外来人员设立“文化遗产传承奖”
12月8日,征得德清县文化局同意,建筑工程承包商余运来设立了“运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这是德清的第八个民间奖项。在成立仪式上,民间设奖协会成员尽数出席,包括县文明办等机构的领导也与会。
设立这个奖项的余运来,来自安徽省安庆乡下。1994年到德清建筑工地打工,从最普通的工人做起,现在手下有一百来号工人,还是一家环保建材产品的湖州代理商。他父母和兄弟等一家九口,都已在德清落户,他自己买了车、房,过着让他自己满意的生活。
余运来设立这个奖项,与另一位民间奖项的设立者“钱大姐”不无关系。
钱大姐名钱立铃,她设立了一个“残疾学子励志奖”,她的先生正好与余运来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于是相识。
2006年国庆晚会,余运来作为优秀项目部员工参加。余运来说,在这次晚会上,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斯正良是老板设立了奖项,我是农民工的“头”,虽然没有一技之长,但我对民间文化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想设立一个这方面奖项的想法。
余运来提供的基金虽然不大,但他很享受这两个月的筹备过程。经过与县文广新闻局和相关机构协商,“运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正式设立。
在德清县的统计中,余运来的奖是该县第8个民间奖项,理所当然也要加入民间设奖协会管理。
在“运来奖”成立仪式上,斯正良出席并代表协会讲话表示祝贺。
斯正良后来说,根据章程,今后民间设奖要逐步规范,首先要向协会申报、登记,主要考虑设奖人的人品和社会形象。“做事要有头绪,首先要有申请手续,认可章程。现在,我们已经全部正规了。比如设奖,首先就要看你这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影响,有没有资格。”
德清县文明办主任车瑞荣认为,协会就是为了管理和服务才成立的,新设立的奖项应该纳入协会管理。协会章程确实有对设奖人人品考核的内容。比如,余运来是奋斗成功的外来人员的模范,应该有这个资格。当然,是否接纳,仍由协会作出决定,文明办只起指导作用,只有协会请示时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余运来的打算是,每年拿出5000元奖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功的民间人士,每人奖励800元。根据他人的意见,他最近有意将奖名改为“民间文艺奖”,因为“老百姓不明白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