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拖了后腿
在灯火通明的豪华商场、宾馆里,主人公从西装夹袋里掏出一本支票,签上大名交给侍者,然后潇洒地离开。这一国外大片中经常出现的消费场景,在偏爱新鲜事物的杭州人眼里,似乎并不“吃香”。
近一年里,由于缺乏信用环境的支撑,杭州银行没有发生过一笔用个人支票进行的消费交易。
现状
个人支票在杭州绊了一“跤”
“个人支票?”在延安路一家银行的理财中心,服务经理迟疑地看着记者说,我们这里好像没办理过这类业务。在经过一番询问后,这位服务经理告诉记者,这两年里没人来办过。“你确信需要办理这项业务?”她小心谨慎地问。
在杭州繁华延安路商圈,记者询问了多家商场,得到几乎相同的答案:“没见过有顾客使用个人支票,我们也只收现金、信用卡。”收银员回答得很干脆,“万一收到空头支票怎么办?”
提及个人支票,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个人支票在浙江起步并不比银行卡迟。在个私经济发达的温州,一度有不少个体老板使用个人支票,但省内其他地方一直没“热”起来。
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推出了个人支票业务,其申请的门槛也并不高。记者从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等商业银行了解到,眼下各家银行对个人支票设置的门槛大致相仿,即申办人除接受银行信用评估外,其月薪不低于5000元,个人存款须达5万元以上,保证银行存款额始终不低于1万元就可以了。
虽然杭州推行个人支票已有10多年,门槛也不高,但杭州人对此兴趣不高,使用率几乎等于零。“两三年前,杭州的银行曾热推过个人支票,但使用中有很多问题。”工行省分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说,现在个人支票受理业务基本处在停滞状态。其他银行在个人支票业务上的遭遇如出一辙,都成了金融产品货架上的摆设。
原因
信用环境是根“绊脚绳”
“你到商店里买东西,拿出一张支票当钞票用,商家绝对不会接受的。”朱先生在杭州经营一家运输公司,早年曾办理过个人支票,但使用中遇到不少尴尬事。一次他在商店买了件3000多元的西装,刚拿出个人支票准备签名,就被收银员回绝了。经历多次拒收之后,朱先生索性取消了这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