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杭州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现杭州电信大厦),大概没几人会有概念。但如果说“三桥边上那个盖了好几年的高楼”,不少人就会恍然大悟:“那个传说中杭州最高的楼啊!”这幢从1998年就开始建造的大楼,经过了多年的建设安装,将于明日正式落成。
相信不少杭州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感到如释重负:“这楼终于快投入使用了!”曾几何时,这幢迟迟未能落成使用的大楼,惹来了杭州人不少的议论。
|
杭州电信大厦 |
|
大楼内部设备先进 |
“比萨斜塔”传言绝对不属实
钱江三桥是杭城的东大门,杭州电信大厦就位于三桥的东面下桥处,来来往往的车辆只要经过三桥都可以看到这幢大楼。不知是因为大楼的层数太高,还是施工的时间太长,坊间一直有这样那样的传闻,其中最言之凿凿的就是:这幢大楼造斜了!
2006年12月26日,杭城大雾。记者前往滨江探访了这幢“藏在深闺”多年的大楼。在云雾中,高232米、共43层(地下2层,地上41层)的大楼高耸“入云”,看不到顶。整个大楼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支火箭,立在钱塘江边。
这究竟是不是一幢斜的楼?浙江电信有限公司杭州市分公司综合管理部钱乘副主任语气肯定地说:“这怎么可能?如果这幢楼真的是一幢斜楼,我们又怎么会在这几年中一笔一笔地投入巨资?又怎么会把最贵重的通讯设备往楼里搬?去年年底,大楼通过了验收,如今正式投入使用,相信这将会是对‘大楼是比萨斜塔’最好的反驳。”
“歪闻”缘起与大楼外观设计有关
为何会有“楼造歪了”传闻?有建筑方面人士分析,这可能与这幢楼外观设计有关。这幢楼外观是模仿火箭造型设计的,在楼的底部有一些柱子支撑,顶部的球下也有柱子支撑。但这些柱子都略带倾斜,呈向外撑出状,因此很容易给人一种楼造歪的错觉。
记者绕着楼走了一圈又一圈,楼的下层与地面相接处,“火箭”的尾翼部分曲线向外撑出,大楼高耸的墙壁给人带来巨大的压迫感。
历经九年 多方面因素造成
杭州电信大厦原名为杭州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早在1995年正式立项,1998年10月开工到2006年12月启用,这幢楼已经经历了九年的风风雨雨。为什么一幢楼造了九年才投入使用?浙江省电信杭州市分公司建设部经理的史万能经理对此做出了解释:“大楼造这么长时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据了解,杭州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最早的出资方还包括了邮电部,1997年、1998年邮政和电信分家后,大楼的资金投资方发生了变化。1997年移动通信也划出电信公司的范围,原本对大楼进行的规划方案又需要重新调整。
“我们原来打算在楼中设置的移动的机房、微波通信等设备,也就不可能再纳入规划之中。”而机房的设备造价昂贵、发展迅速,过早投产反而可能造成浪费。
不过,这些并不是大楼进度放慢的主要原因。史经理指出,杭州电信大厦将主要承担省际和省内一级、二级通信枢纽任务。但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信大楼提出的要求也日新月异。所以在建设这一大楼的时候,就需要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而由技术革新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原有的大规模硬件设施被不断淘汰,而新上阵的设备又呈集中化趋势发展,这使原本为设备留出的空间又有待重新调整。电信大楼的规划,就在这样的飞速发展中一改再改,也使大楼的进程小心翼翼。
除此之外,当时钱江新城正处在不断地建设之中,周围的好几条道路尚处于建设期,因此也不敢贸然铺线,因为一旦铺下的线路需要调整,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难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