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和衢州,一南一北,却因为孔子而被联系在一起。
作为孔圣人嫡传的第二故里,衢州的孔庙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孔氏家庙的“南北二宗”。自孔子第48世孙孔端友至今,孔子嫡裔在衢州已生息繁衍了28代。
2004年,衢州市举办首届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的“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2005年5月,定位为“当代人祭孔”的衢州南宗祭孔,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在时间长河流过2000多年之后,衢州人开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他们希望,儒家文化不只是这个城市的品牌和骄傲,而且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渗入骨髓。
-新闻事件
衢州的“当代人祭孔”
2006年9月28日上午9时,有“南孔圣地,东南阙里”之称的衢州,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祀典礼,贵宾们佩戴用红丝扎成的一簇银杏叶步入殿堂祭拜孔子。这一天,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纪念日。
据统计,全世界现有孔庙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21届“国际孔子文化节”。
1128年,金兵占领开封,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次年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孔子第48世孙孔端友随驾南下,朝廷赐衢州的州学校舍给孔端友暂作“家庙”,从此衢州成为孔氏第二故乡“东南阙里”。
衢州2006年的祭孔典礼由“祭礼”和“颂礼”两大板块构成,主祭人为衢州市常务副市长郑金平,孔子第75世嫡长孙孔祥楷任陪祭人。相较于目前祭孔活动中盛行的传统祭祀,这次祭祀定位于“当代人祭孔”,即以当代人的方式祭祀孔子。参祭者都穿着现代的正装,祭祀的仪式也简化了很多,不仿古、不复古,改“献三牲”为“献五谷”、改佾舞为朗诵《论语》章句等。
孔祥楷表示,以“今礼”祭孔,摒弃那些旧礼仪,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节,是为了继承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如2005、2006年都以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为参祭主体,其意就在传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
孔祥楷生在衢州,他的记事是从衢州私立尼山小学开始的。由于自幼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他研究孔子文化,并将研究成果用歌词、歌曲、散文、杂文及小说等形式与众人交流。2006年9月,《孔祥楷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近期,他又与衢州电台合作,开办“空中《论语》课堂”。由孔祥楷主持的衢州第二中学网站“南宗翰林院”是衢州儒学研究的交流平台,深受学者欢迎。
-影响
中学开设儒学文化课程
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1998年经过全面修缮,对外开放。平时,孔子家庙都特别幽静,但一到周日,就传出小儿的琅琅读书声。
这是衢州读经班的学生们在读书,班里的孩子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而且必须由家长带来一起陪读。衢州市孔子研究会秘书长庄月江告诉记者,读经班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一个小时,完全免费,老师不教认字,也不做任何字句的解释,只管教孩子们背诵《论语》、《大学》。现在读经班的队伍已达到三个班60个学生。
曾有媒体作过一个小调查,当地很多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都能把去年的祭文比较流利地朗读出来。在这个城市,儒学是学生课堂上要学的内容。
在衢州二中,学校建成的儒学网站成为衢州儒学研究推广的门户网站。校园里的孔子塑像,教室走廊里的孔子画像,图书馆门厅上刻的《论语》,教师办公桌上的孔子像和儒家著作,就连校园里的大楼、主干道的名称都和孔子和《论语》有关,这一切,无不告诉着人们,儒家文化在这里的强大力量。
衢州二中的老师告诉记者,在学生的书包里,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装着一本深蓝色的口袋本《论语》。这个口袋本是老师们编的,论语的注释也是老师亲自写的。
“学校开设的有关南孔文化的课程将达到八九门之多。”该校毛老师说,让学生学儒家文化,当然要寻找各种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表演校园剧,让学生新编论语故事,有关儒家思想的辩论赛,论语漫画……”
从“衢商”到儒商
孔子嫡裔南迁后就繁衍生息在衢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江南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民情风俗乃至政治、经济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十大商帮”中,其中徽商、宁波商帮、福建商帮、江西商帮、龙游商帮都在衢州周围的300公里半径之内,这不能仅仅解释为一种偶然。
2002年9月,衢商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个研究会是民间的儒学研究团体,它成立的目的,可以从《衢商研究会章程(草案)》中所见一斑:“研究儒家思想对衢商的影响,及其对当代商业经济工作有启迪性的论述,并以其指导和规范会员的从商活动,成为当代儒商,是本会会员的追求目标。”
儒商,正成为衢州商人的目标。
浙江豪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智华是衢商研究会的一员。他说,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经济活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上就是“诚信经营”以及“以人为本”。“把儒家文化的精华转化为现代企业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衢商研究会成员的衢州市普农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标,特地为员工们买了很多论述儒家思想的碟片,“希望他们平时多了解一些孔子的思想,这对修炼个人的品行有好处,而儒家的管理智慧对我们经营也很有用”。
记者手记
衢州,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一个地名,因为“衢”这个字实在太难写。久而久之,对这个地方模模糊糊有了个印象———应该是一座有文化的古城吧,那里的人至少都能写那么难的字。
就在孔庙不远的小巷子里,曾住着个大眼睛、瘦下巴的小姑娘。20年后,这个美丽的小邻居,成为了衢州旅游宣传册上的形象大使,还打出了“到周迅家乡,看橘子红了”的农家乐乡村游口号。
好山好水好灵气,好学好道好文章。衢州人说,没有孔宗南渡,哪有朱熹理学,哪有江南800年厚德崇文的文统、学统、道统,衢州孕育着这背后儒家文化的根;衢州人还说,没有衢州遍地的江山蜂蜜、常山胡柚,哪有周迅那么甜的笑,哪有衢州这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那么开怀的笑,衢州孕育着这背后更甜蜜的果。
对于衢州人来说,他们有理由为这一切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