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理:本次新闻发布会共到新闻媒体79家,151人。其中境外及港澳台媒体共11家。感谢大家的光临,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刘奇:能源问题我前面讲过了,这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各级政府非常关注和重视。浙江省的天然气使用在逐步得到推广,而且用量越来越大。目前我们感觉到的是天然气不够了,现在天然气主要是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这些系统供过来的。去年像中石油供给浙江的天然气和石油是1亿多立方米,还有中海油给我们一部分。但是我们现在的缺口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还要向我们的石油老大哥积极争取,增加供应量。关于液化天然气的使用,我们现在都在做准备,现在中海油在继续寻找资源。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使用天然气,也非常希望能够使用液化天然气的。这对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整治保护都非常有利。而且我们现在接触的一些用户单位都在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设施。谢谢!

  记者:您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提给刘奇主任。能源短缺可能是浙江省面临很大的问题,能源界把天然气称为21世纪的能源,不知道浙江省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上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包括液化天然气的引进以及管道天然气的引进?

  金德水:谢谢你的提问。装备制造业是我们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重点行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我们省委提出“88”战略中的第三大战略。最近国务院也发了文件,要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我们省里目前正在调研也制定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还是健康的。它的行业门类比较齐全,装备制造业里面整机、整套、整车,但是浙江的零部件企业发展更多、数量更大。以我们出口来讲,我们的机电出口已经占到我们浙江省出口的将近半壁江山,浙江装备制造业有这么一个基础,所以这一次我们通过制定政策,来进一步推进浙江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从造船、交通工具、运输工具、数控机床、专用机械设备等等方面着手来进一步推动。

  关于刚才您讲的外资并购等等问题。我们中国是WTO组织当中的一员,我们中国会遵守游戏规则。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走出去发展和在境外并购也是按照国际的有关游戏规则,这是企业行为,我们都支持。同时我们对国外企业到我们浙江来发展我们支持,他们来并购作为我们地方政府来讲我们不干预,因为他也是企业行为,但是我们出去也要遵守他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外国的投资者来,他也要遵守我们中国的法律法规。我相信并购者会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会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谢谢!

  记者: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我想就刚才的品牌向金德水副省长提一个问题,在浙江省有一批装备制造方面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这些企业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兴趣,请问金德水省长,您对跨国公司并购浙江省装备制造的优势企业是怎么看的?浙江省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什么举措?

  朱荫湄: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包含这两个含义,一个方面就是大家知道的生活品质,我们要生活品质高,不仅仅是下一个五年我们争取人均GDP要1万美元,进入发达城市的门槛。同时还要衡量,是不是达到了发达城市的门槛,要让人民群众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提高,生活品位有提高。只有人民群众认可了,才达到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生活品质用杭州本地话叫做“做生活”,这也是工作的意义,生活其实包含着我们的事业、工作和休闲。生活品质之城也包含着我们在工作上、经济发展上、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达到小康的要求,达到发达城市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我前面提到了5个品质之城包含的所有内容。

  朱荫湄:这是一句古话,但是在新时代又赋予了新的意义,究竟什么样算是“人间天堂”呢?这次在杭州市委第十次代表大会上面,市委提出来了口号: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覆盖城乡全面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品质之城就意味着,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一个生活品质之城。把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人民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和民生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生活品质之城其实包含着经济生活品质之城、政治生活品质之城、文化生活品质之城、社会生活品质之城、环境生活品质之城这5个方面。也就是说涵盖着我们在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

  记者:我们是网易新闻中心,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朱主任,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杭州市要“打造生活品质”的口号,那么请您说一下杭州将如何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呢?

  王永昌:通过这三个转变,我们做到了三个提高。第一个提高就是土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的效应普遍得到提高。比如06年在开发区土地投资的强度达到了每亩250万,产出达到了每亩280万,这个数字和03年比,提高了1倍多投资的强度和效应。第二个提高是提高了工业投入当中投资技改和设备的比重。我们过去工业性投资当中,往往用于土地的和厂房的投资占的比重高一种,这几年我们投资当中用于设备和技改的比重达到了67%,每一年都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个提高是提高了农民的保障水平。通过节约用地,农民也得到了实惠,不但企业是赢家,政府是赢家,农民也是赢家。这几年农民的征地标准普遍提高了20%到30%。这几年绍兴有40万左右的被征地的农民,都建立了养老保险,分别每个月可以领100元到300元的标准。每一年培训农民近10万左右。所以在节约用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面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也是我们政府机制体制的转变,农民也得到了实惠。

  王永昌:第三种转变就是转变用地的机制。主要的办法有这么几个,第一个提高市场的准入,比方说我们现在规定500万元以下的投资不准入,第二个是每一亩土地根据投资的强度提供土地,第三个是节约用地我们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这个厂房加高了,节约的用地我们就对他实行优惠。还有市场的调控,工业用地都是用市场公开的出让。第四个办法就是评价考核进行转变,像我绍兴县提出了以“亩产论英雄”这样的理念和考核评价的机制,即每一亩产出了多少,交了多少税,给予必要的奖金和奖励。这是我们在节约用地方面的主要做法。

  王永昌:第三种办法就是有中多用,土地怎么来更多地利用。比方说我们“腾笼换鸟”。特别典型的就是我们在市区实行优二兴三,优二兴二,就是这个土地明明这么一块,但是我经过了优化之后,多方面的利用和开发,这个土地就更大了。主要是这三种的转变增长方式的方面来节约土地的利用。

  王永昌:第二个转变是转变增长方式。解决土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模式。发展的方式要有根本的改变,重点也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做生”,做无中生有的文章。也就是说,最好少用地、不用地求得不断的发展和增长。这就要依靠科技进步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持续地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把发展的主动力放在依靠科技的推动上面。这个是根本的出路,这几年绍兴现在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比较大的计划、行动,就是要把绍兴3800多家上规模的企业,经过3到5年或者是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变成为不同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培育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科技型企业有900多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行动的计划,我们已经连续4年召开了千家企业大会,每一年的主题就是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从创新当中来求发展,这是第一个办法。第二个就是“做优”,是有中有优,就是怎么来优化土地。我们讲的零土地的招商、以及亩产论英雄等等这些。通过各种办法,把我们有限的土地,怎么能够多产出。比方说我们现在的一些企业原来占有土地比较多,那么他们新的项目可以不用或者少用新增的土地,把原来已经拿去的土地来进行投资新的项目。原来的厂房怎么来可以加高,那么通过这些办法,使有限的土地达到优化利用。

  王永昌:第一个要让广大干部和企业家都意识到土地是财富,是发展之母。这个本来是经济学当中一个基本的问题,但是在我们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往往把土地看作是很便宜的一种资源,粗放地利用。所以土地是财富这个观念要确立起来,土地是越来越宝贵的一种资源,财富的源泉之一。第二个要确立保护耕地的理念,我们国家土地的政策,保护耕地的政策是越来越严的理念。前几年宏观调控的时候,领导干部也好,企业也好,企业家也好,认为宏观调控过几年会松一点,现在先咬一下牙,等到以后松一点。其实这个从中央或者是县、市都好,要树立温家宝同志说的,在土地上不能犯历史性的错误。第三个就是节约用地是现在新一轮发展的新的机遇观,就是谁在这个问题上抑制的早,谁就会赢得发展的优势,那么要转变发展理念重点就是这三个问题。

  王永昌:所以土地动态平衡问题非常重要,我们的工作当中既要贯彻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政策,又要解决我们发展的难题。土地空间有限,但是发展是无限的,这种矛盾怎么破解?这个难题怎么解决?我们绍兴在实践当中主要的做法就是三转变、三提高。三个转变第一个就是转变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着重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王永昌:今天上午温家宝总理讲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三个问题节约用地成为节约能源以及与环保等并列的三个大的问题。我们绍兴市和浙江省一样,在发展当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讲的成长的烦恼、发展的苦恼--土地的问题。土地的资源问题是我们这几年的必解之题,也是难解之题,绍兴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个市,它这几年现在和今后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土地的要素的节约。绍兴的土地资源是这样的,全市只有317万亩的耕地,人口是435万,人均耕地0.75亩左右。那么317万亩的耕地,按照我们现在的政策,农保田是85%,就是270万亩是农保田,是不能动的。那么剩下来只有47万亩用于发展二产、三产城市建设。按照第一轮的土地的规划,这47万亩的土地要用14年的时间。而绍兴03年的时候,1年就用掉10万亩,这样的话,5年就用完了。

  记者:温家宝总理说要改正历史性错误,造福子孙后代,那么绍兴如何应对土地紧缺的难题?

  厉志海:与浙江的整个发达地区相比,衢州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但是衢州有很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生态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就营造了一个很好基础的农业发展。这几年我们农业一直是有利的发展,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发展三农,重点还是要发展新的农业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先农村建设当中还是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同时也重视抓农民素质的提升。大家知道温家宝总理都提到了培育新型农业,就是让政府出钱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到企业去可以当一个企业工人,增加收入。此外我们利用自身的良好的生态优势、土地优势、劳动力优势来发展特色。衢州这几年我们绿色产品基地化、品牌化这么一个思路,来发展我们的特色农业。所以这样形成了我们每个社区有特色,像龙游的笋,形成了规模、品牌,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发挥特色优势来发展绿笋这个农业,培训农民的素质,走这么一条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这几年从衢州城乡统筹进行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也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所以我们农民现在的人均收入近5年每年增长是10%以上。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谢谢!

  记者: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厉书记,请问在下一个五年中,衢州如何利用政策和资源的优势来进行新农村的建设。

  陈德荣:现在浙江省正在打造文化大省,要有4个强省来支撑。首先是非颠倒教育,我们嘉兴从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行了整个的城乡教育的资源的统筹、发展,实现我们嘉兴的教育让农民共享。第二点就是卫生一体化,通过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的卫生医疗,以及公共卫生体系,推进我们农民健康这方面的提升。第三方面就是体育的身体素质的一体化,通过农民的健康工程来做这个工作。第四是像送文化下乡、电影工程等等这些来提升,包括宽带进村到户入网到人头,使得整个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有所提升。谢谢!

  陈德荣:我觉得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我们整个的农民素质,提高我们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党委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这方面的支持、扶持的力度。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将在2010年要基本实现全国小康。现在温饱问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怎么样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怎么能够解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是我们党委政府需要重视的重大问题。从我们嘉兴来说,这几年经济发展,农民富裕了,但是相应来说,农村的文化生活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滞后的,所以这些年我们重在送文化下乡,实行推行整个嘉兴城乡的文化一体化这方面来做了一些工作。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代表晚上好,我是浙江在线的记者,我的这个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有关,昨天四媒体联合推出了农民活动百村“种”文化活动,这是让农民把自己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在浙江的近百个乡村之间来一次比赛,目的是让农民自娱自乐的方式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那么这个活动在推出之后我省已经有8个乡村积极相应,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这些网友在知道了这次的记者会之后他们纷纷在线提出了问题,在此我归纳了一下他们的问题,想请陈德荣代表谈一下对于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此次对于四家媒体推出的这次活动有什么评价和建议?

  刘奇:浙江的海洋资源确实比较丰富,这也是浙江下一步发展的优势所在,浙江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我们着重讲到了临港产业的发展。临港产业前面我讲到了石化,也包括修造船业,包括物流业等等一系列的。还有海洋的生物化工,海洋的一些潮汐能等等,范围非常广。在“十一五”规划里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具体的部署和规划,现在正在逐步地实施。特别是在石化项目中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像修造船业和石化项目等等。有关电能建设这一块,一部分在实施,有关新型能源的建设这一块,有的还需要探索,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规划,也就是布局。海洋的环境问题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众所周知,近海域的污染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在着力加以保护。现在在我们浙江省实施的“811”环境行动计划,“991”生态环境建设计划,还有“4121”实施的计划,实际上都是围绕改善我们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包括我们的海域环境。谢谢!

  记者:感谢主持人,我是中国海洋报记者,我想问一下发改委刘主任,我们知道浙江是海洋大省,因为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浙江在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海洋资源方面有哪些布局?具体有哪些大的项目在支撑浙江的海洋发展?另外在发展海洋资源的同时又哪些措施来保护海洋,以保证科学地发展?

  刘奇:同时浙江过去能源电力短缺的情况已经基本得到了改善,刚才提到的关于石油,特别是石化产品一些产业的建设问题,去年在宁波,中石化100万的乙烯已经开工建设。由于浙江省的海岸线比较长,临港资源比较丰富,整体的投资也需要有规划的发展,这些项目我们要按照程序来审批。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扬我们临港的优势,能够更多地发展一些石化产业,但是这个毕竟还有全国布局的问题,我们还是将积极争取,希望能够努力实现我们预期的一些目标。

  刘奇:能源对于一个区域来讲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针对前几年浙江能源相对比较短缺,特别是在电力这方面比较短缺这么一个情况,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近3年,就电力问题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说到,根提前一年完成当时提出来的到2007年电能要翻一番的目标,即达到3700万千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浙江的能源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这个问题我想问刘奇主任,能源作为发展的基础行业,请问浙江省对于能源的规划,尤其是石油、化工等等的方面,因为我们现在听说有一些大的项目,在浙江有一些大乙烯和炼油项目,请您解释一下,谢谢!

  鲁冠球:万向走出去比较早,那么我们走出去的目的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我们现在走出去配置中国的资源,所以我们整个市场要配制解决零部件资源。在这些企业当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效果,所以鼓励我们走出去。

  记者:我是《日本经济新闻》的记者,我的问题是问鲁冠球代表的。温总理的报告里面谈到支持企业走出去,那么有报道说万向集团有意收购美国的零部件生产商,以及收购福特汽车的零部件业务,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包括收购日本汽车企业的零部件厂商?因为这是温总理在报道里面写到的,谢谢!

  金德水:浙江的企业现在已认识到品牌大省建设,作为我们企业必须认真贯彻的一条战略举措。因为从产品结构,到产品的价格都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前者是产业链的低端,后者是价值链的低端。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浙江今后要发展,就必须走节约化之路。所以品牌包含了产品的质量、工艺、技术、装备、管理、人才、经销网络、文化,它是综合反映,也是竞争力的综合反映。所以浙江现在是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快品牌战略的实施。这些年尽管由于资源要素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也增加,又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浙江的售价都受到了影响,两头挤压,但是我们去年的收益还是高于生产的增长,这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金德水:我们浙江是一个地域小省,经济大省,相对来讲是一个大省。浙江GDP总量从79年全国的第12位,已经跃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是省区的第1位,全国的第3位,北京、上海之后就是浙江。这么小的地方,有效的面积不大,却有那么大的产出,确实来自浙江。进入新世纪我们浙江要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建设现代化,就不能沿用粗放型的增长,必须走节约化的路线。所以我们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大省,也就是说,我们浙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其中品牌要作为我们一个发展的重点。那么经过努力,我们浙江的品牌大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是中国驰名商标总量我们是全国第一,第二中国名牌产品总量我们全国第二,第三个我们商标注册量全国第二,第四个我们的免检产品全国第二。还有一大批其他的一些名牌产品。

  记者: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我们浙江是品牌大省,那么这几年我们浙江在品牌的保护上做了哪些工作?

  陈德荣:第三个是加大了政府在劳动就业和公共服务的力度。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加大对劳动力的支持。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从市里面到县里面,再到乡镇一直到村里四级劳动力的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些困难的就业群体,因为一般有就业能力的通过市场,但是我们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就业比较弱势的群体,这个政府要为他们加大投资力度。我们前几年对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进行的政策和培训的投资,同时对于前几年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就业我们做了重点。比照城市的实业人员来进行投资。同时我们要专门对于零就业家庭,我们准备在今年出台政策,对于零就业的家庭进行专门的投资服务。

  陈德荣:第二个是政府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所以我们嘉兴这几年正在打破原来行政的各种规章的制约,统一城乡,为本、外地人的就业做了一些工作。现在我们是全国劳动部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市。现在嘉兴农村和城乡人的就业,本地人和外地人就业没有什么限制了,他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劳动力市场。同时我们建立了中心城市、乡、镇三地的市场体系,现在我们甚至把全国还在实行的一种叫做“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进行了整合,统一成为人力资源市场,让市场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陈德荣:在报告当中温总理确实用了很大的篇幅说这个问题。我觉得从嘉兴来说就业以下的方面来说,一个是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发展应该说是就业的基础。所以我们嘉兴重点是在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项目,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广大的民众解决就业的问题。应该说这项工作我们在过去的“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嘉兴的人口334万,但是本地的人已经难以满足我们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我们嘉兴有160万的外来人口在我们嘉兴就业。所以我们现在嘉兴三个常住人口当中就有一个是外地的。

  记者:您好陈德荣市长,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温家宝总理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指出,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和谐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就业是老百姓生活和关心,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请问陈德荣市长,咱们嘉兴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李理:现在请大家开始提问

  李理:本次记者集体采访会,我们还邀请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的同志莅临指导。

  本次采访会的重点为“统筹城乡发展”、“自主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土地集约利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凡是与本次采访主题和内容无关的问题,代表可不予回答。采访时间为一个小时,每次限提一个问题。为了让更多记者获得提问的机会,请中外记者用中文提问,代表也将用中文回答问题。浙江在线、浙江卫视将对本次记者集体采访会作现场直播,网友也可以在网络上留言提问。

  李理:朱荫湄代表——浙江大学环境和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副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曾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荣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和“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她将结合杭州市最近提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完善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长效机制,就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回答大家的提问。

  鲁冠球代表——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1969年他带领6个农民,以4000元起家创建“万向”。38年来,他始终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使一个小铁匠铺发展成为国家重点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目前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他以开放的思维,大胆“走出去”,目前已在美国等8个国家拥有18家公司,成为通用、福特等国际一流主机厂的合作伙伴。

  李理:陈德荣代表——现任中共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曾任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嘉兴市常务副市长。嘉兴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浙江率先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六个专项规划,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体系。

  李理:介绍出席采访会的人大代表。金德水代表——现任浙江省分管工业的副省长,曾担任过企业负责人和兰溪市市长、省计经委副主任、省工商局局长、省经贸委主任、宁波市市长。近年来,浙江大力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不断加强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指导,努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2位,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总数继续居全国第1位、第2位。

  刘奇代表——现任浙江省发改委主任,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曾担任省石化厅副厅长、省计经委副主任、巨化集团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市长。面对近年来资源要素的严重制约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浙江省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以“腾笼换鸟”的思路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将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方面作出了切实的努力。

  王永昌代表——现任中共绍兴市委书记,哲学博士。曾担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绍兴市市长。浙江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土地要素紧缺这一“成长的烦恼”将长期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绍兴市加大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利用力度,总结并提出了集约利用土地的20种方法,特别是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实施“零土地技改”和“无土地招商”的做法,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

  厉志海代表——现任中共衢州市委书记。曾担任磐安县常务副县长、兰溪市市长、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市委书记、衢州市市长。衢州市切实抓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近三年全市农村社会保障累计投入资金4.7亿余元。目前,全市贫困家庭子女基础教育全部免费入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5%,农村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

  李理:各位记者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浙江代表团的集体采访会。2006年,浙江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为了进一步满足采访全国“两会”的中外记者对浙江代表团的采访需求,我们组织了本次以“科学发展、共促和谐”为主题的集体采访活动。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出席本次采访活动的代表:

  【欢迎留言】浙江代表倾听您的声音

  3月5日晚,全国人代会浙江代表团集体采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