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大学的校长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一直从事研究型教育的全国人大代表潘云鹤对工程科技有了更独到的理解。
全国“两会”期间,在吴仪副总理来到浙江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潘云鹤代表曾作了精彩的发言,而后,记者又进行了专访。潘云鹤说,我国要建创新型国家,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加强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潘云鹤建议:“要加强中国学生工程思维方式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状:我国工程科技水平不高
潘云鹤代表介绍,“目前,中国在工程方面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国家制造业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第三位。”
潘云鹤表示,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工程教师规模,2004年高校工科类教师达233985人,占全部高校教师人数的34%,仅次于社科类的35%。而且在今后20年内,我国的工程队伍还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工程科技水平不高。比如造桥,目前我国每年的造桥数量是全球最多的,但是,我国的工程人员运用造桥的公式,还是沿用人家50年以前的技术。
原因:研发投入不足社会重视不够
就我国工程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潘云鹤代表初步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家投入部分主要投入到基础与高技术之中,对主流经济所需的工程技术研究不够,如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土建、交通等。
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也明显不足。如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占23.7%,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多数企业没有设置研发机构;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38.7%,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4.5%,连续8年基本持平;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而且还缺乏技术人才。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我国40个主要工业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企业中技师与高级技师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是4%,而实际需求高达14%。
此外,社会对工程技术不够重视。好文理轻工程,工程师地位与待遇不高,工程教育亟待改进提高。
“社会上对工程的理解比较片面,很多人脑子里面的‘工程’,就是对科学的应用。其实,工程和科学是并行发展的,”潘云鹤举例,“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动力学还是空白,蒸汽机出现的时候,热力学还没有出现。而且,工程的方式和科学的方式有极大不同,科学是对或者错,工程是完成一件事情,可以有无数种方式。”
建议:要从小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技术首先要培养工程思维,也就是说要从小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潘云鹤代表分析道,“我们的学生过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培养的都是YES或者NO的思维方式,不仅缺乏工程思维,而且缺乏动手能力。”
“我们知道,工程就是完成一件事情,它孕育着无穷种方式。正因为有无穷种方式,才需要创新的思维,没有工程思维,就很难进行创新,所以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我们国家的工程创新需要很大提高。”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工程师
当前,全世界都缺乏工程师,连以制造见长的德国也缺乏创新型工程师,尤其缺乏的是项目工程师,既懂项目管理,又能具体工程建设。原有的工程师和工程教育模式面临变革。
“要认识到科学无国界,技术有专利,”潘云鹤代表提醒,“要从战略与战术上认真研究。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国家的工程科技创新能力。”
为此,他建议提高创新型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造教育,培养创新和发明的实干精神和能力。重视加强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促进产学研多重交叉的国际合作。鼓励与支持国际合作的工程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