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 > 媒体报道 正文
    
[今日早报]“种文化”百村赛引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共鸣

  如果失去了文化的熏陶,你的生活将会是怎样一个状态?白天听鸟鸣,晚上闻狗吠么?要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由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在线联合主办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如今已不仅仅在各个老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还在全国“两会”上引发省内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共鸣。很多代表纷纷表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题中之一、当务之急。

  人大代表

  既要“送”也要“种”

  “现在,老百姓的文化消费能力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但相比较而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农科所所长汪惠芳,给记者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

  衢州属相对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少,有些农村甚至还停留在“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生活状态。而开展多年的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等“送文化”活动,确实满足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部分需求,但多年农村工作的经验让她感到,单靠“送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种文化”。

  而全国人大代表、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则介绍,滕头的农民公园里有个“越剧角”,每天有戏迷们自发聚集在一起交流切磋;爱好象棋的农民,则自发成立象棋协会;村里还有专业老师教授扇子舞,不仅本村农民乐在其中,一万多名民工也融入其中,文化的种子在他们那里已“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这几位人大代表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活动很及时,媒体宣传很要紧,应该多倡导,让更多的农民自主参与其中,从而提升文化生活水平。

  有意向报名村

  铆足了劲展示特色

  跳起竹板舞,吹起唢呐,讲起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如今,每个填了报名意向表的村子,也都卯足了劲,准备把自家的特色都展示给大家。

  杭州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的文体样式,已经向小品、歌舞、器乐等方面拓展。在各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个村村民活跃的身影。青山村的戏曲团,得到不少戏剧爱好者的支持,该团定期为农民进行表演;青山村的竹板舞、筷子舞,虽然只是使用了简单的道具,却体现出了农家独有的特色,十分热闹;还有青山村的男子青龙队,近日他们在黄湖的主街道上的表演,博得村民阵阵喝彩。

  德清县雷甸镇洋北村,有一支20多人组成的、以唢呐为特色的文艺演出队。这支由乡土文娱骨干组成的宣传队,一直活跃在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把村规民约、农技知识等内容编排成50多个节目,在全镇各村巡回表演。乐队的当家乐器是唢呐,每当快乐的唢呐声响起,村民就会不约而同聚在一起观看演出。今年,他们还打算把普及面扩大到50%以上,把活动形式也增加到快板、相声、小品、地方调等等。

  走进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低田村,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就会映入眼帘:义乌江缓缓流淌,两岸是葱茏的绿色,不时有白鹭悠闲地飞起。除了如此美丽的自然风景以外,低田村还是个有名的民间故事村,村里男女老少很多人会讲故事。今年他们还打算一边展开传统民间故事普查,组织编印成册,一边着手准备民间故事大王争霸赛,吸引当地村民和外来人员共同参与。到时候,“故事村”的名号就会越来越响亮了。

 
本页面由浙江在线网站和中国网通浙江省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