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到今天并未好转,反而气温转低,大雨滂沱。
今天,3月26日,是按计划下到农村蹲点调研的第一天,虽大雨如注,但挡不住行程,在全县工业强县大会一结束,我们一行5人就立刻起程,来到距县城50里远的浦江北部偏远山区清溪村。
清溪村隶属大畈乡,处在东西走向的一条狭长山涧中,群山环抱,小溪穿村,具有浦江西北山区村庄的共有特点。全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房屋都散落在溪道两旁,村落长约2公里。清溪村家庭工业发达,是远近闻名的水晶项链珠生产地。目前全村385户人家有308户从事水晶加工,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拥有生产作坊。进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1500人,超过本地人口近300人。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7200元,是大畈乡较富裕村之一。
我们在村支书家歇脚。村支书方东阳,30多岁,一位敦厚朴实的年轻人,也是一位在义乌小商品城拥有多个摊位、年收入在村里首屈一指的致富能人。在与村干部简要说明此行目的后,为最广泛、最真实地了解农民群众的心声,随即要求同行的乡主要领导和村干部,在村里醒目地方设立“民情信箱”,接受群众问题的反映、冤屈的倾诉,也接受对我们蹲点调研人员的全面监督。村庄散落,为方便村民投信,“民情信箱”分设在3个点上。按自己的要求,在设立“民情信箱”时,都要于第一时间把县委书记下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消息告知村民。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全村人包括外来务工者都知道了县委书记蹲点调研消息,也开始有三三两两打伞的人来歇脚处看望我们一行。
为加深对村情的了解,我们稍作安顿后,就冒着瓢泼大雨,踩着成溪的雨流,实地察看整个村庄。大雨中,山村并不见静寂,机器声音响绝于耳。雨雾里,村庄并不见迷茫,路旁楼房灯火通明。清溪村民居,基本上是住房与厂房合二为一。在住房中刺耳的机器声响过后,就会看到一股乳白色的玻璃粉水从房内流出,淌到低处的环村道,再穿过环村道,流进路下小溪。溪水一片乳色浑浊,溪道已成为村民免费的天然排污沟。除了污水,溪道两旁,磨珠粉尘、玻璃废料和生活垃圾也成堆遍布。这工业污染与道路两旁一幢幢拔地而起、装饰一新的高楼大厦形成很大的反差,清溪村这个美丽名字在自己脑中也一下成为一种遥远的想象。
走访完整个清溪村,天色已暗。此刻,自己的心情也同这暮色一样沉重起来,内心充满深深的忧思:当前各地都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现象,存在超前消费明天的资源来享受今天的生活的问题,急功近利,单一突破,瘸腿发展。为此,今天各地也不得不面对环境恶化的发展难题,遭受资源匮乏的瓶颈制约。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审时度势的英明之举。然而,旧的发展体制仍具有强大的惯性,要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