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位于浙江东南部,台州西大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临缙云,北靠磐安、天台,东西长63.6千米,南北宽75.6千米,区域面积1992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现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721个行政村,人口46.8万。
仙居历史悠久。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县,原名乐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县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境内有距今约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有填补中国东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价值的春秋时期广度古越族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有至今尚未破译的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滩古镇更是一个罕见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镇”、“华东第一古街(龙型)”、“中国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民俗民居活标本”之称;有朱熹讲学过的桐江书院;还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宋张君房的《云笈签》天宫地府图中,把括苍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兴建的石头禅院(今名大兴寺)为台州第一个寺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历代人才辈出,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历代流传逢人“说项”经典佳话。宋代名臣吴芾敢直谏秦桧卖国专权,遭贬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库全书》。陈仁玉修《菌谱》,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元代著名鉴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赏识,在元代艺术史和鉴藏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吴时来敢直谏严嵩,颇有政声。
仙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观。境内奇峰异石、流湍飞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流”于一地。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2002年5月,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景区面积187.8平方公里,包括神仙居、景星岩、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仙居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6亿元;财政总收入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1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43亿元,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医药化工、机械橡塑为支柱行业的工业格局。全县拥有工艺品企业463家,生产竹木、白银、铁制、布制、塑料、玻璃、彩石等15大类10000多个规格品种的工艺品,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木制工艺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工艺品出口基地县。彩石镶嵌连屏风《西游记》、《红楼梦》等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2003年1月荣获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和中国工艺礼品城两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医化工业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县,主导产品激素类药物出口居全国第一,培育了“仙乐”、“赛阳”、“新农”等一批知名品牌。仙居工艺品生产加工园一、二期、仙居工艺品生产加工园三期、永安工业集聚区、现代工业集聚区、城南工业集聚区、下各创新工业集聚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县年产白银600余吨,白银提炼、加工、销售自成一体,2000年建成全国最大的白银专业市场----浙江白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三废银”回收集散地。仙居经济外向度较高。2004年实现自营出口1.6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名列全省前茅。
仙居农业经济特色鲜明。仙居山多、坡多、滩多,山地丘陵面积1612平方公里。镜内气候温和,水、光、热资源充足,生态良好。全县有林地面积23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2%,居台州首位;水资源约2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是全省的2.5倍。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和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等建设工程,畜牧业、高山蔬菜、优质大米、药材、水果、森林食品、淡水养殖等都形成了产业规模,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县有蔬菜瓜果30多万亩,经济林基地35万多亩,商品林基地30多万亩。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建成了以仙居三黄鸡、高山蔬菜、黄姜、优质米、杨梅、蜜梨、有机茶、山茶油、竹笋、板栗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为主的2万多亩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万多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农业产业化模式。仙居杨梅、蜜梨、三黄鸡、有机茶等特色农产品多次在中国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相继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浙江蜜梨之乡”、“浙江山茶油之乡”。10万劳务经商大军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经营服装、小百货、白银回收、干洗、油漆经销等10多个行业,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
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发挥县城山、水、塔互为相融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建设“城在园中,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花中、水穿城过”的花园式生态型城市为目标,按照拓东—改中—扩西的思路,开发仙居新区,改造西门片区,县城“五纵六横”井字型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县城东大门拓宽工程、永安公园、新仙居二中、电大教师进修学校、城关中心菜场改造工程、石牛大桥、新车站、邮政大楼、盂溪大桥、仙居宾馆至浮石园道路拓宽工程、穿城北路拆建工程、环城西路改造工程等一批县城重点项目相继完成,县城公交车顺利开通,城市功能日趋完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城区拆违还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推进,县城面貌呈现“亮、净、绿、美”景象。横溪、下各、白塔等乡镇集镇框架已拉开,现代化小城镇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