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书记蹲点 > 蹲点手记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金华金东区委书记朱恒钱基层蹲点调研手记之三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13日 10:40:1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澧浦镇宅山村蹲点调研体会

  近日,按照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百名书记蹲点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到我区澧浦镇宅山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活动。蹲点所在的宅山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木专业村,该村位于“中国苗木之乡”—澧浦镇以东,东与义乌市交界,三面环山,西有一条通往镇政府9公里长的公路。全村有农户280户,人口778人,土地8215亩,其中山林面积7800亩,耕地415亩。该村有95%的土地种植苗木,有77%的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苗木,以香樟、桂花、广玉兰等树种为主,品种约有30种。调研中发现,该村虽然是一个苗木专业村,但2006年的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低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013元)近17个百分点,村集体经济薄弱,年均收入只有1万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距离不小。村民要求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强烈,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无来源,村两委感到力不从心。经过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区的花木专业村里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弄清问题的原因,我先后组织召开了由村两委成员和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到苗木种植大户家中进行了走访,向村民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开设了“书记信箱”,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村情民意调查,基本弄清了该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就我区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些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后,我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先后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和“一企一村结对共建”新农村建设等活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很不平衡。以宅山村为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主要有:

  1、思想观念滞后,安于现状,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在调研中,我就村民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85.5%的农户选择了满意或基本满意。数字显示,村民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但事实上农户的收入并不高,平时除了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外,其他男性劳动力主要在家种植苗木,而大部分妇女,则赋闲在家,与邻近的义乌农村火热的家庭个体经济相比,显得很不协调。究其原因,大部分村民认为,来料加工每天收入只有20—30元,要一天做到晚,很辛苦,还不如在家打打纸牌,搓搓麻将,有这点苗木收入也能过得去。正是这种传统观念和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使他们安于现状,缺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资本经营意识等现代观念淡薄。

  2、苗木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民增收难。我区苗木专业村主要以绿化苗木为主,大多种植樟树、桂花、广玉兰等常规品种,这些树种特别是大苗和大规格绿化树种,在前几年是苗木产业的一大重头戏,由于数量多、质量好、需求旺,大规格苗木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我区的澧浦镇成了华东市场的主供应商,曾为苗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缺乏市场的引导,苗农对绿化苗木的发展盲目跟风,这些常规树种出现了大量过剩的现象。宅山村就有95%的土地种植这些绿化苗木,澧浦镇也达到了80%,而一些观花、观叶、盆景花卉等的种植面积却很少,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苗木和花卉如时令花、鲜切花等的引进、开发、推广、运用严重滞后,宅山村没有一户种植时令花、鲜切花。造成树种单调、规格单一、品质低下,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苗木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加上近几年,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我省从2004年下半年起对工业用地的绿地率由不低于30%下调到20%,绿色通道宽度也由原来的一边30—50米调整为3—5米;开发区整顿和花园式工厂的叫停,以及严格控制利用基本农田发展多年生经济作物,使绿化用苗和苗圃生产用苗需求急剧减少。再加上基建规模的压缩、苗木生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供过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如米径10厘米乐昌含笑由2004年的每株70—80元到现在的15元,米径10厘米的樟树也由每株200元降到现在的50元。农民卖苗难,种苗亏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科技文化匮乏,信息不畅,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宅山村地处半山区,交通、信息不畅。调查中,有50%的农户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也有50%的认为缺乏信息。科技普及不够,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已很难适应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研中还发现,村里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68.8%的农户认为最担心的问题是生大病。农村的文化体育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宅山村还没有开展村庄整治,全村没有图书阅览室,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村民活动广场或锻炼休闲场所。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救助面小,起步价太高,部分困难群众还无法得到有效救助。宅山村有低保户7户,特困户3户,而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生活困难的人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村民朱爱华,已60岁,无儿无女,孑然一身,仅靠种的几十棵树苗收入度日,生活困难,由于尚具有劳动能力,不符合低保条件,无法列入正常救助范围,无法落实救助措施。谈话中,他们也盼望着能得到相应的救助。

  4、党员队伍结构老化,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村发展快,全靠党员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宅山村全村党员21人,60岁以上就有10人,年龄最大的84岁;村两委成员9人,最年轻的50岁。党员队伍和两委班子的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在座谈了解中感到,村干部和党员,对新农村建设的愿望非常迫切,但具体措施缺乏,要担当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显得力不从心。

  二、几点思考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对以前概念的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全面、系统且完整。在宅山村的蹲点调研中发现,感受到了农民对新农村的向往,对新农村建设作出的努力,但是宅山村的新农村建设还较落后,根据宅山村目前存在的问题,联想到全区新农村建设,我想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调研中发现,有很多村民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建设,就是搞村庄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来源主要靠政府,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等等错误认识。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切实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消除误区,增强信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流动车等宣传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新农村建设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在认识上消除思想误区,在工作上抓住建设重点,在行动上形成整体合力。

  2、消除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误区。逐步克服对新农村建设的片面理解,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发展阶段差异。既要克服悲观失望、放任自流,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不能急功近利。既要深入广泛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又不能把农民的期望值提得太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循序渐进,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3、鼓励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完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建设自己的家园,促使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

  (二)发展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这次驻村调研,如何促进村里发展生产,如何使群众致富,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个重要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近70%的农户最关心的问题是增加收入,这是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新农村建设只有满足了群众这种需求,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会积极地参加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宅山村作为一个地处半山区的苗木专业村,如何发展生产,走出大山,通过几天来的调研,联想到全区的情况,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1、调整苗木结构,提高档次。绿化苗木产业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准确把握全国苗木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品种和产品结构,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有特色”的要求,紧跟市场需求,改变目前苗木结构不合理状况,除巩固现有的桂花、樟树、广玉兰、大叶女贞等优势树种外,可以适当引进一些适合本地种植的名特优新花卉和园林绿化品种,发展时令花和鲜切花种植。由于时令花、鲜切花卉消费一次性的特点,再加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只要选准一、二个有市场前景、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迅速壮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产品就能迅速占领市场。平时要在提高苗木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聘请省内外科研院所和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着力提高苗木质量和档次。

  2、建立农民信息服务中心,搞活市场流通。依托远程教育网络,组建农民信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我区行政村大都建立了农民信箱联络点,这一工程自2005年9月开通以来,已通过信箱发布买卖信息22450条,农产品成交金额124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农民是欢迎的。这次调研中,根据村民的要求,区信息服务中心为村里调剂解决了6台电脑,农民信息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由专人负责,将全村的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信息全部输入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产品推介、网上交易、经验交流。同时,区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网上定期公布国内外花卉苗木种植生产情况、供求情况、价格走势,为花卉苗木经营者提供信息,促进了产品流通,拓展了苗木的流通渠道。

  3、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拓宽增收渠道。金东东邻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与义乌有地缘相连、人缘相近、亲情相通的优势。近几年来,全区来料加工发展势头迅猛,已形成了政府倡导、经纪人主导、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呈现出了“不占地、不建房,男女老少加工忙;不离土、不离乡,不出家门奔小康”的可喜局面。全区有85%行政村有来料加工,加工农户达到2.84万户,2006年实现加工费收入1.8亿元。然而在宅山村调研中发现,全村只有20余人从事来料加工,且规模很小,业务时断时续。这一点引起了我的深思,经进一步了解,在一些苗木专业村对来料加工普遍不够重视,认为一天辛辛苦苦只有20—30元收入,太低了,很多妇女不愿做。宅山村紧邻义乌,与该市的赤岸镇仅3公里之遥,与义乌市场对接发展来料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宅山村要想农民增收,发展来料加工不失为一条好路子。这种不需要建工厂、不需要大的资本投入,不离乡不离土,就能够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特别是可以让大部分妇女或年纪较大的人员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很适合当前农民增收的需要。区、镇可以帮助村里联系1—2个较大的经纪人,经过发展带动,培育出本村的经纪人,使村里的来料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义乌农民致富的一条很成功的经验,就是从来料加工开始,而后发展到来单加工,最后再发展到办工厂。来料加工虽是小产业,但也能够实现与义乌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接轨。

  4、季节性外出务工,提高劳动效益。宅山村问卷调查显示,有20%的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靠打工。经进一步了解,全村778人,有30人左右长期在外打工,有100多人季节性就近打工。所谓季节性打工就是在苗木交易旺季(一般是当年的9月份起到来年的5月份止),帮助附近的苗木大户起苗、装车,每天的收入在80—100元不等,由于需要较好的体力,务工的一般为青壮年男性劳力。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外出务工人员最多一年可以达到200天,少的也有百来天,为家庭带来了不小的收入。调查中发现,现在季节性外出务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务工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只能由熟人或托熟人寻找,具有不稳定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像来料加工一样实行经纪人制度。一个村或相邻几个村设立一名经纪人,掌握好所辖范围内有季节性外出务工意愿人员的信息,苗农需要用工,只要向经纪人提出就可以了,不需要到处找人,既方便了用工人员,也有利于务工人员及时得到信息。

  (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是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中央明确表示,要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新农村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要继续加大对此项工程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长效机制,尽早完成好这项民心工程。在宅山村的调查中,有65%的农户认为村庄整治是目前最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村民愿望是强烈的,今年政府将拿出50万元,补助该村全面启动村庄整治工程。继续抓好饮用水安全改造工程,农民饮用水安全改造工程,是金东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用水安全。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有226个行政村进行了改造,共投资1.1亿元,受益人口达到13.35万,2009年底以前将全部完成所有村的改造,让农民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把农村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普及提高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的基础教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城乡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面,使未升入大中专学校的农民子女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充分整合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建设覆盖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管理规范简便有序、与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把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确保政府保障基金足额到位。按照个人养老储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当补贴的原则,加快推进面向农业劳动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最低标准,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增长机制。加大农村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力度,集中供养率巩固在90%以上。

  4、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按照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宅山村的问卷调查中,60%的农户迫切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与全区调查的情况基本吻合,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普遍需求。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投入,不断提高门诊报销的比例和报销的最高额度,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为了方便群众,可以在村里建立医疗卫生室和医疗报销点,此项工作蹲点期间已在宅山村进行了试点,很受群众欢迎,效果很好,下步将在全区进行推广。

  5、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最终目标。因此,在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应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要结合村庄整治,建立村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活动广场或休闲健身场地,有条件的还可以成立各种文艺表演队,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宅山村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118名,占到全村人口的15%,已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5个百分点,要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通过打牌、下棋、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认真组织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开展“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倡导合作共事与和谐共处的意识,营造农村科学、民主、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牢抓实。

  1、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县级职能部门垂直管理与乡镇政府属地管理的关系,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强化乡镇政府在农村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土地监管、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以全区开展的“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在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群众满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和深化村干部创业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公开三项制度,积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个性化素质提升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党员关爱活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四大举措,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3、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领导。要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积极推广村干部“双述双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恳谈会等经验做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金华金东区委书记朱恒钱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金华金东区委书记朱恒钱


 浙江盘点 更多 
·[4月13日·精粹]帅哥发型师爱捏美女顾客鼻子
·[4月12日·精粹]商务部就达能收购娃哈哈一事答问
·[4月11日·精粹]省考试院专家深度解读平行志愿
·[4月10日·精粹]12道主菜上错 婚宴由谁买单?
·[4月9日·精粹]大一女生新手上路 撞死大一男生母亲
 精品专题 更多 
·金华婺城区委书记周维亮
·上虞市委书记杨文孝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许茂盛
 图说新闻 更多 
浙江5城市率先搭上高速列车
浙江5城市率先搭上高速列车
小学生“经商”捐助贫困生
小学生“经商”捐助贫困生
小吃大赛
小吃大赛
能遥控的马桶 身价3万多
能遥控的马桶 身价3万多
乐清:受伤小鹰大家照顾
乐清:受伤小鹰大家照顾
城里人上山学炒茶
城里人上山学炒茶
陈逸飞遗稿在杭掀起艺术革命
陈逸飞遗稿在杭掀起艺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