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政治篇 正文  
    
省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见解读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解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围绕《决定》提出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扎实推进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各项工作,着力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发展和谐的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体制机制,促进我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有序、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浙江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先进省份,逐步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读一关键词:和谐的发展格局城乡协调共发展

  本报记者吴妙丽王国锋

  如同人的手脚不协调会摔跤、身体阴阳不调和会生病一样,如果发展不协调,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和谐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的协调性。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统筹的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进程中加快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形成和谐的发展格局。

  农村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如果农村发展慢,农民生活水平不能尽快提高,城乡差距不能尽快缩小,就会拖构建和谐社会的后腿。因此,我们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着手,统筹城乡兴“三农”,不断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和谐因子:从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环境,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产业化水平,鼓励扶持工商企业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从掀起以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到康庄公路、自来水管等基础设施的进村入户,再到低保、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网络的铺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使我省成为全国农民生活质量最高的省份之一。

  在新的起点上,我省正在描绘和谐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一手抓好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庄整治为主要任务的物质文明建设,发展高效、环保的新产业,建设软硬件配套的新社区;一手抓好以“热爱美好家乡、建设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营造科学、民主、健康、向上的新风尚。同时,还必须构建新体制——就是要打破城乡“樊篱”,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平等的体制。

  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还必须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无视生态,只求发展,口袋里的钱也许会越赚越多,但却难以摆脱喝脏水、呼吸有害空气、生活在垃圾包围之中的命运。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惟一途径。在过去的五年间,我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了19.6%,其中,2005年综合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我省又提出到2010年实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这意味着我们要制定实施更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标准,以此来主导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

  基于此,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让群众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天常蓝,水常清。另一方面,我们要彻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让我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以“绿色”为标准,做自然界的“朋友”。

  构筑和谐的发展格局,还必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全省大中小城市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立足浙江做强浙江”和“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相结合,推动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的互促共进。

  解读二关键词:和谐的社会事业生活保障更全面

  本报记者张冬素秦军

  良好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必须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发展成果共享度。城乡居民在享受到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的同时,也将实现“每个孩子都能读好书,城乡居民看病更方便”的愿望。

  目前我省基本解决了孩子“有书读”的问题,下一步要解决的是怎样让孩子“读好书”的问题。要让孩子“读好书”,首先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坚持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发展的前提下,我省将重点扶持农村、山区和海岛等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以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使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办学标准,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我省将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努力提高学前三年入园率、初升高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协调发展。做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是孩子“读好书”的关键。我省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已经使14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素质培训。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等措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和能力。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在让全省孩子“读好书”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提高质量的同时,我省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将加快转到提高质量上来,保证跨进大学校门的学子都能“读好书”。

  医疗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把能否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看作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事实上,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居民看病越来越方便。

  从2003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健康体检”工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等政策举措,使广大农民基本做到了“有病早治疗,没病早预防”。

  全省各地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不断发展。杭州、宁波等市绝大多数区级医院全部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兴、湖州、金华等地大医院也积极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中。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届时,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将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更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读三关键词:和谐文化文明之花常开放

  本报记者陈扬渲

  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增强思想道德力量,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力量,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发展和谐丰富的社会文化,开展和谐的创建活动。从而不断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社会风气更加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本质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以人为本。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各行业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地方倡导杜绝赌博、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受到群众的欢迎。

  我省将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示范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并把农村的创建纳入其中,以此带动城乡文明创建同步发展。一方面在社区开展诸如记录和评议不文明行为等活动,增强城市居民知荣辱、明礼仪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在农村大力开展文明素质工程“百镇千村”示范活动和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四讲一改”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双普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和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尊老爱幼、扶贫济弱、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提升全民素质离不开文化的熏陶。我省将积极发展和谐丰富的社会文化,大力扶持文化精品生产,推动精神文化产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我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批重点文化精品创作选题,目前电影《超强台风》、《皮影王》、电视连续剧《十万人家》、《大工匠》,杂技剧《美猴王》等17个项目已被列为2006年度的扶持项目,并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下乡将继续得到加强。明年我省计划新建2到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新建90个左右的乡镇文化站。组织10000场以上的文艺演出活动,覆盖面达到全省80%以上的乡镇、50%以上的行政村,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

  围绕这些目标,我省将建立面向农村的文艺创作生产奖励制度,继续将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发挥“文化大篷车”、“文化直通车”的优势,使送文化下乡形成长效。同时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和图书发行及流通网络建设,帮助建立或完善农村图书阅览室,通过培训及扶持,充分发挥文化示范户的作用,让农民自办文化形成常态,使广大农村遍开精神文明之花。

  解读四关键词:和谐的社会关系你我相处更融洽

  本报记者徐园

  每一个人都身处社会关系的大网中,在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对待自己、他人与社会。

  而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面不断扩大,我省90%以上的职工转换了劳动关系;而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又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目前全省农民工总数达到1200多万人……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都给劳动关系和谐提出了新挑战。

  在浙江,体现浓浓关爱的故事正不断地被人们传诵——为农民工计算工龄工资、为孕妇建特殊的流水线、为建筑工夫妇提供“夫妻房”……根据前不久发布的《2006年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有一半以上在浙江的农民工愿意留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下去,远远高出一些经济发达省市。

  而在今后,我省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建立和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在抓好劳动关系源头的同时,要让企业职工更好地享受到企业效益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严格的执法检查、“就近、就地、就快”处理劳动争议的机制,将构筑起合法劳动关系的牢固保护屏障。

  现在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看到,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他们不仅在物质上保障职工的权益,还通过提供培训、奖励、建设企业文化等方式把职工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实现企业整体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人的一天有三分之一属于工作,但是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属于家庭和朋友。居住的环境、人们的相处是否舒适融洽,同样关系着大家的心情和状态。为了建设和谐社区,政府将提供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产品,使困难群众能解决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居民都能享受良好的治安、整洁优美的环境,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区通过慈善义工、志愿者等方式把居民组织起来相互帮助:健康人帮助生病的人,年轻人帮助年长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政府还将鼓励一些有护理等专业技能的福利机构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还有一些不能满足居民需要的,就通过经营性的社区服务来满足,比如洗衣、补鞋、理发等便民服务。而政府要做的是将商业服务引入社区,并注意引导他们为特殊对象提供优惠服务。

  如果邻里有矛盾了怎么办?在和谐的社区中,居委会的委员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对社区的重大事务,社区居民参与讨论、协商,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从而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随着各类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功能拓展,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和规范行为的组织团体。各方利益表达、沟通、对话、协商的机制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解读五关键词:和谐的社会环境“平安”与民最相关本报记者毛传来

  民以食为天,更以安为乐,有道是“国乱无以安家,家乱无以安身”。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把整个社会建设成为一个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大家庭。

  吃得安心、买得放心、住得省心……这是老百姓所盼望的,也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规范的市场秩序是政府应当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之一,是经济持久稳定发展的坚实保证。近年来,我省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商业欺诈等专项整治,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好转,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公平有序、守法经营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百姓就怕不约而至的“天灾人祸”。如今,越来越健全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让老百姓更安心了:流行病还没有来,疫苗就已经准备好了;夏冬两季缺电,居民家里照常有电用;台风来临前好几天,人们就已经知道它的走向,早早做好了预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追求平常时期社会的安定和谐,更要求社会在非常时期能经受住风险的考验,能够在紧急状态下有效控制危机。我省将继续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环境安全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扣上“安全带”。

  和谐社会要求健全的治安防控体系,需要给全体人民以足够的安全感。这个“治”,既包括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也包括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我省各级政府正在努力遏制刑事发案,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既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和失足青少年,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用最人性化的方法去关爱、帮助他们;全面构建社区、社会面、单位内部和重要关卡严密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压缩犯罪空间。

  “平安”才能发展,“太平”才有盛世。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已经创造的财富也得不到保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都得益于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营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可靠保障,和谐社会的蓝图才有可能实现。

  解读六关键词:和谐的体制机制用制度维护公平正义本报记者李晓鹏

  制度是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制度创新则为社会和谐提供绵延不绝的动力。我省市场经济先发,拥有体制机制优势,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有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省地方立法机制初步建立,在全国率先举行立法听证,“开门立法”取得实效,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适合浙江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不断完备,在全国颁布实施了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十五”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共通过地方性法规120件;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35件,制定政府规章73件。

  一套和谐的法律制度,将使各方利益得到完整表现,各方意见得到充分尊重。到2010年,我省将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具有浙江特色、比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今后,我省将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改革,制订劣势企业淘汰的政策措施;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工业用地、水、排污权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探索城市公用事业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体现民主、法治的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财政支撑。近年来,我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2005年,我省对市、县(市)体制性及专项资金转移支付171.39亿元,自2003年完善体制以来年均增长15.5%,欠发达县(市)享受了与较发达县(市)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全省累计完成建设示范村480个、整治村5060个,投入总额达413.55亿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2001—2005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179亿元,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就业再就业也已成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

  今后,我省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界定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资源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保资金筹措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健全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关稿件  
·网媒记者畅谈和谐浙江(二)
·民营经济立足创新 台州市委书记讲述和谐之道
·【访谈】和谐社会话民生之三:建设和谐文化
·[直播]建设和谐文化 构筑浙江人的精神家园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