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喜迎党代会新闻速递 正文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大爱如山 至善若水

  回望那一刻,张义恩似乎又站在当天广场烈日之下,泪水再次朦胧了他的双眼。“上至年过八旬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学生,都自觉地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那种自发的浩浩荡荡的爱心大潮深深感染了我。”

  三天之内,10297名贵州贫困生被9000多名热情的宁波市民认结一空。宁波市人才中心流动党委所属16个支部的流动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短短半年内,一万名宁波市民结对了1.5万名贵州贫困生。

  张义恩说:这不是神话,是我亲眼亲历的宁波市民自己谱写的爱心传奇。

  人物志

  顺其自然

  他是个神秘人物,想说声“谢谢”的人们一直在寻找“顺其自然”,但是多次的寻找依然无果而终。2005年,“顺其自然”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慈善人物特别奖”,而主角一直没有露面。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宁波市民以“顺其自然”为名捐款。在过去8年里,“顺其自然”捐献的款额累计已达200多万元。

  宁波2300名市民

  为了挽救身患绝症的青海女教师罗南英的性命,2300名宁波市民在一周内为她捐款60万元,400多名市民冒着酷暑到医院去看望她,在宁波为个人捐款历史上创造了效率和数额两个之最。

  黄斌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宁波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十几年来,他资助的104个贫困孩子,涉及安徽、湖南、广西、贵州、重庆、西藏以及省内一些贫困地区共7个省、市、自治区。十几年无私的助学生涯中,捐出的助学金已达20多万元。黄老常说:“花几百元钱,就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不做?”

  梦圆者说

  对贵州捐资助学,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后来一连串的波及效应,是我无法想象的。我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要知恩图报的小火苗,但之后,千万名宁波市民举起了这个火把。如果说助学是圆我一个回报的梦,那么,宁波千万人的爱心圆了他乡千万个孩子的未来的梦。 ——共产党员张义恩

  那是另外一个我。我不想人们知道我是刘芸,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找到好工作。 ——共产党员刘芸

  父母辛苦培养你,但不能养你一世,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读书好,才能改变。

  帮助人,热爱家乡是我一生的追求!我认为人生在世是有限的,钱多也不挽留。自己好不算好,国家好、大家好是真好。 ——香港老人张杰

  刘芸 一颗隐姓埋名的种子

  刘芸是她的化名,走上“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颁奖台的那一刻,她仍是以这个化名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2004年12月20日,浙江海洋学院大四学生刘芸捐献了120毫升左右的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的种子”被迅速送至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移植到和刘芸素不相识的一位白血病患者身上,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她的生命融入了永恒的意志,她的行为在人们心里激起了不绝的回响。她说:“那是另外一个我。我不想人们知道我是刘芸,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找到好工作。”

  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靠自己的实力在深圳打拼。好不容易联系上她,可她说自己不愿过多出现在媒体之中。电话那头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带着刘芸的光环过一辈子。”

  刘芸隐去了。更多的刘芸在海院涌现。浙江海洋学院红十字会负责人陈晓燕说,有近200名学生报名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而在舟山,不少市民主动打电话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目前入库人数已达到900多人,在全省位于前列。让人欣喜的是,除刘芸外又有10人初配成功,其中有两人正在等待高配的通知,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在这两人中,有一位是刘芸的学弟,还在浙江海洋学院读书。

  张杰 睡地板的小老板

  “人家说我是老板,其实我睡的是地板。一个人好不算好,国家好才是真的好。”张杰这位耄耋老人在香港以卖大闸蟹、茶叶蛋谋生,20年来持续给家乡上虞捐资助学。

  当岁月使一个人的身躯渐渐老去的时候,有什么能让他的精神蓬勃常青?这个老人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答案,他在我们的生命辞典中,突出了无私奉献的主题,无论离开多久,不管走得多远,他都是故乡浙江大地上的一片绿荫。

  20年前,偶然一次回老家,踏进家乡学校的那一刻,彻底改变了老人的打算和生活。“那一天,我走进儿子的学校上虞中学,非常吃惊,这么大一个学校,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室,看不到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学生们挤在光线暗淡的教室里上课,看得我心里很难受。”

  50多岁的时候,张杰在尖沙咀租了一个6平方米左右的铺子,主要卖大闸蟹、粽子、汤圆,铺子很小,不起眼,全靠手勤脚勤赚些钱。“我原来打算到60岁自己给自己办退休,收摊歇业,回家带孙子,安享晚年。但那一刻,彻底改变了我的打算和生活。”

  回到香港后,张杰就拿出一部分积蓄,为上虞中学捐建了两幢教学楼、图书馆和一幢宿舍楼,连带又捐了一些彩电、乐器、面包车、吊扇什么的。“后来,我又去看过上虞中学,看到中学面貌焕然一新,我真的很高兴。”

  后来张杰陆续给上虞的几家学校捐款,总共1000多万元。张杰说:“在香港,我的家只有30平方米,最多时要住十几个人,我只能天天睡地板。有几次家乡来人,看了有些不相信:他们想不到我这样的小商贩,竟能捐资1000多万元给家乡办教育。”

相关稿件  
·同台竞技,“浙江制造”学到些什么
·海岛山村齐参赛 小红旗遍插全省11个市
·喜迎党代会民生篇:就业门路更宽了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何处潮偏盛 独见此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