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要善待历史
(4月5日,梁群记于武原镇君原村)
今天上午,我在君原村召开了民意倾听会,有20多位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座谈会开得很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特色产业、活跃文化活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话题踊跃发言,谈感受谈困难。其中一名老党员代表关于一座危桥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深思。
老党员名叫陈正观,他说,村子的南面有一座名叫北桥的危桥,最早修建于20世纪初,1987年重建,沟通了村南村北居民的往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桥上往来的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年久失修,北桥已成为了一座危桥,存在安全隐患,既不方便村民往来,也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老陈盼望,政府能够早日重修这座桥。
据坐在我身边的村党支部书记老何介绍,这座北桥还有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1938年8月2日,侵华日军到海盐来扫荡,将正在北桥边上茶馆喝茶的70多名村民捆绑起来,逼他们说出抗日游击队的下落。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村民们保持住了民族的气节,誓死不说。气急败坏的日寇凶残地杀害了40多名无辜的青壮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北桥惨案”。
听了老何的介绍,我震惊了。这是一座沾满了正义群众鲜血的桥梁,更是承载了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的见证。必须马上重修北桥!这既是对群众呼声的一种交代,更是对历史的一种缅怀。
我当即叫调研组人员与县交通部门、武原镇有关领导进行联系,现场办公,共同商量北桥重修事宜。座谈会一结束,我们就赶到北桥。这座桥是该修修了,桥墩损坏了,桥梁破损了,桥头浇注了两个水泥墩子,只能容三轮车、摩托车及行人通过。我对县交通部门和武原镇领导说,桥如何修、修桥资金如何筹,你们自己协商,我只有两点想法:一是尽快把桥修好;二是在修好的新桥边上立一个碑,把“北桥惨案”的历史刻录上去,把这座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点,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过去的历史。经过协商,县交通部门准备出60%的资金、武原镇政府出40%的资金共同修建北桥,并表态尽快启动桥梁修建工作。
我将这一结果告诉了老党员陈正观,他连呼高兴。我想,修桥铺路是我们党委、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历史我们是不能忘怀的,我们有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挖掘历史,保存历史,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牢记历史。这一点,更重要,意义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