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 星期一 天雨)
天空淅淅沥沥下着雨。今天下午,我们走访了9户农户和2名老党员,了解他们对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愿望。在走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2003年的火灾在村民心中留下的灰色记忆。短短一个月时间,连续三起火灾,岩上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受灾,房子没有了,家底也空了,留下的只是一颗颗濒临崩溃的心。新的村三委班子坚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理念,团结带领村民,开始了艰辛创业。种植贝母、白术,劳务输出,来料加工……村民们的口袋又重新鼓了起来。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3802元,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差300元。村民们建设新家园的信心空前高涨。走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村民对当前村三委干部的肯定,尤其对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团结干事赞赏有加。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村干部带领大家艰苦创业,那岩上村就永远只能停留在那灰色的记忆中。
在走访中,村主任陈龙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实际年龄只有45岁而看上去足有55岁的中年汉子,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两眼放出奕奕光彩。他时而提及自己当治调主任时的“好汉勇”,时而又道出修通村公路时的热情与辛苦:在每公里只有6万元补助、所需用地70%是隔壁宅口村的情况下,能修成这2.5公里的路,实属不易啊。
“当村干部有什么感受?”我话锋一转。“难啊!”没想到他在发出这声感慨的同时,居然两眼噙满了泪水。一个堂堂男子汉竟当着我们大家的面落泪,让我始料不及。是什么样的苦衷让陈龙昌如此“脆弱”?又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觉得如此委屈呢?原来,陈龙昌在村里当了多年的治调主任,由于他调解讲方法、有威信,2004年初被村民选为村主任――民选主任。上任后,他与村支书密切配合,烦事、难事都能冲在前面,是调解矛盾抓落实的一把好手。“工作再苦再累我都不怕,苦就苦在村民不理解,认为当干部有利可得,甚至有人说2003年的火灾是我放的火。”哦,问题出在这里。
我耐心地作了劝导,也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但离开他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们重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对村干部要求得多、关心得少,更很少去具体地听听他们内心的心声,看不到他们坚强后面的脆弱。他们在现今的新农村建设中,内心承受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
该马上动手了,抓紧把议了多时的离职村(居)主要干部的补助办法出台并实施,并要对现在的联村干部更多地关爱——尤其是那些一心为公的村干部,这是我们工作落到村的中坚力量啊。我加快脚步,来到了老村支书陈继统的家,迫不及待地让组织部的杨文秀同志向他介绍了该补助办法的主要内容,听听这位干了18年村支书的老党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