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走进”蹲点调研活动的第一天。上午十点,我们一行人冒雨来到甘霖镇殿前村。根据预定的安排,召开了村干部见面会,听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介绍,通报了这次调研的目的要求,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会后,在村中主要路口张贴了“致村民朋友的一封信”,挂设了“民情信箱”,挨家挨户发放了“征求意见表”。下午,走访了10户丝织业经营大户。晚上,对一天的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并细化了下几天的调研安排。
殿前全村有农户469户、1313人口,地处偏僻,四面环山,但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丝织专业村。这次蹲点安排在殿前,我的想法是正好就家庭个私工业的发展作一个解剖麻雀式的调研。
2006年,全村个体丝织户达到300多户、织机800多台,产值超过一亿元,相当于一家亿元企业。而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来说,还远胜于一家亿元企业,因为这亿元产值当中大部分是加工产值。一台丝织机,一年的加工收入都能达到15000-20000元,扣除一部分水电费、材料费和税费,就是农民的纯收入了,而一户两人能管到3-4台。难怪全村人均收入10500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一大截。
俞旭东家原先是村里数得上的贫困户,一直到三十二岁还找不着媳妇。1998年,他向亲友借钱置了两台织机,后来添到四台。现在不仅是还了债务、造了房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家里还有一笔存款。他说,我俞旭东有今天,全靠几只“金鸡”给我下了“金蛋”。
走在殿前村的大路小弄,听着此起彼伏的织机声,我在想:为什么丝织产业能在殿前落地生根,把一个地处偏远的山区村变成远近小有名气的富裕村呢?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第一、穷则思变
殿前村临江傍山,山高地贫,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今年六十岁的俞荣禄说:“介辰光,穷!逼着山里人寻找各种赚钱门路,加工榨面的,返销兔毛的,做劳保皮鞋的,皮鞋还卖到了东三省。”1989年,3位在外面闯荡的年轻人,从绍兴轻纺市场买回7台淘汰的织机,殿前村的丝织业由此起步,直至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丝织厂。
面对一个“穷”字,往往有两种态度:一是穷则懒,坐吃山空,无所事事,这在一些农村还大有人在;二是穷则思变,不甘现状,创业奋起,殿前村就是这样。由此我联想到我们嵊州,虽然发展也很快,但是与兄弟县市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必须“思变”!变向何处?大力发展家庭个私工业就是其中一条很好的出路。今天的个私经济就是明天的大工业,今天的家庭作坊就是明天的规模企业。只要我们把群众的“草根精神”最普遍地调动起来,嵊州经济必定大有希望。
第二、农村经济要有经纪人
俞少林,这个的汉子几分憨直几分精明,初一见,你想象不到他经营着近二千万的大生意,是带着50多户丝织户、200多台织机的牵经大户。牵经,是丝织的前道工序,就是把丝通过牵经机牵成轴头,再下发给丝织户。丝织的单子都是牵经户接来的,所以他们是丝织户的“老板”。俞少林说,“我主要就是跑市场,他们(丝织户)管做,我们就是‘公司+农户’。”殿前村有俞少林这样的牵经户19户,他们一手牵着农民的生产,一手牵着市场的需求,不仅带动了本村丝织业的发展,而且还把“领地”扩大到邻村邻乡。前来交货的丝织户俞小军说:“我们农民吃苦不怕,就怕市场,他们(牵经户)把市场包了,我们胆气也壮了,我们全靠这些能人。”
牵经户,就是典型的农村经纪人。这支队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可小看,一个经纪人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批经纪人可以带动一地经济。我想,如何培育和激励农村经纪人,这是一个很值得党委政府深入下去的题目。第三,为农民出好政策、建好平台
招商引资,听起来是一个高深的课题,其实不然,在我们农村,也可以招商引资。唐新永家在浦口街道,他就是殿前“招商引资”进来的。他在集聚区办了5台牵经机,带动了附近170多台织机的生产。在走访时,他高兴地对我们说:“这边的发展环境还可以,村里人看得起我,村干部也很支持。今年估计能够做到4百万米,产值可以达到1500万元左右。”唐新永还说,他到殿前创业,一是因为这里有产业集聚,二是因为这里有好的政策和平台,所以一经亲戚介绍就来了。
殿前村的个私工业集聚区,占地80亩,厂房38500平方米,目前已有17户牵经户、60户丝织户落户,同时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一些牵经户和丝织户。2002年,针对殿前村的产业基础和干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市镇两级专门出台政策支持村里建设个私工业集聚区,每台织机还给予5000元的补助、10000-15000元的贷款帮助,所以一个专业的个体丝织集聚区就快速形成了。这个集聚区的形成有两大效应,一是带动了全市丝织设备的提挡升级,原先的铁木机大多在两三年内换成了小型剑杆机;二是为全市个私工业集聚区的发展树立了样板,对嵊州个私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通过对殿前丝织业的调研,我深切地感到,家庭个私工业确实是“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我们党委政府就要当好这“阳光”和“雨露”,为农民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为农村工业化出好政策、建好平台。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少事情要做,还有不少事情可以做。如殿前村富裕起来的农民,特别是那些经纪人,创业的欲望非常强烈,我们一是要在投资项目上做好引导,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一些村民都反映,他们也想做大做强,但苦于没有土地。
带着白天收集的问题,我在晚上召开了情况分析会,落实政研室、国土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从明天起分别着手开展调研,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和工作措施。会议结束时已近十点,窗外依旧织机声声。殿前人都说:“不听织机响,睡觉睡不香。”我听着这织机声,内心却不宁静。这织机声里,分明有着村民群众对发展的热望,对党委政府的希冀,以及我们肩上的那一份不轻的责任。
(2007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