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增收,是楼书记这次蹲点调研的重点。去年8月,楼书记第一次到双坑村调研。这是一个偏远小山村,全村413口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68元,其中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38户。楼书记到了之后,与乡、村干部一起挖穷根、理思路,帮助村民制定了“三年增收千元计划”,即抚育改造开发笋竹两用林、水果、油茶林、集体山林各500亩,三年内使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时隔7个月,我们再次来到了双坑村。昨天,我们考察了西坑岭头50亩笋竹两用林基地,今天,又察看了朱岭脚170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和杉树坑200亩瓯柑基地。
在西坑岭头村,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毛竹林里,我们见到了正在挖笋的叶日星老人,老人告诉我们,他家10亩毛竹过去几乎看不到冬笋,自去年抚育改造后,笋长得特别多,去年冬笋卖了200多元,今年春笋也卖了一个好价钱。老人说:“现在,区里、乡里都非常支持我们种笋竹,抚育改造一亩笋竹补助60元,还有技术员指导。今年我还新种了3.5亩瓯柑,三年人均增收2000元没问题!”杉树坑200亩瓯柑基地已初具规模,大部分村民已栽种了瓯柑苗,少数村民正在忙碌地整理种植水平带。为了赶时间,村民们专门合租了一台挖掘机来平整山地。村民黄裕彩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在8亩山地里种下500株瓯柑,三年后可投产,按照每株挂果15公斤、每公斤3元计算,三年后就有2万多元收入。
看到村民们把“三年增收千元计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干劲很大,信心很足,我们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西坑村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只有这样,农民增收才真实、才可靠。分析莲都农民的收入结构,一个共同的特点,种植业仍然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贫困户为50%左右,普通户为70%左右;最大的差异在于劳务收入,特困户的劳务收入大大低于贫困户,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贫困户的劳务收入与普通户基本相当,均为20%左右。联系莲都实际,促进农民增收,就是要认真落实“十一五”瓯柑、茶叶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茶叶、瓯柑、笋竹三大潜力产业,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板块,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摇钱树”。如果按照党代会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区新发展瓯柑3万亩,新增茶叶3万亩,建成笋竹两用林基地5万亩,到那时,这三个产业可创产值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89元,这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4月3日记于丽新乡双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