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喜迎党代会新闻速递 正文  
    
百姓理财欲望越来越强 一私人金融顾问的5年总结

   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从凌晨3点起床,搬着凳子等在银行门口买国债,到现在啃着面包在证券公司盯盘。5年来,储蓄国债降温,股市瞬间转身,基金投资火爆——浙江资本市场此消彼长的三大信号,宛如一幅天气变化的“七彩云图”,折射出百姓对投资理念、个人财富不断增值,也勾勒出这5年来浙江经济蓬勃发展的轨迹。

  理财队伍壮大10倍 客户壮大了1000倍

  (郭剑,杭城第一批私人金融顾问之一,2000年,浦发银行率先大张旗鼓在报纸上推出私人金融顾问这个团队。他们的出场在杭城金融界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大概是2001年底,在浦发银行工作3年后,我有了一个新的头衔:“私人金融顾问”。但是,说实话当时连我自己都还不清楚个人理财到底能做些什么,而我们的团队也只有5个人,每个人开始都只有一个客户。

  凭着一股激情,上任头天,我就换了生平第一笔美元,并尝试着做外汇交易、购买开放式基金。自己首先充当了理财产品尝鲜者的角色,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不过,杭州当时的个人理财还仅仅是帮客户做存款组合,比如零存整取、定期存款等不同存款产品的组合,跟国外银行的个人理财有着很大的差距。

  广告宣传没几天,我碰到来办理美元结汇业务的胡先生。胡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很大一部分工资是直接用美元支付的,每月大概有五六百美元的存款。当时,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我就给他做了分析,并建议他存美元定期。5年多来,胡先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

  记得2002年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初期,媒体对境外金融机构的描写,让大家知道了海外有很多好的理财产品。不过,当时已经成立并运作的开放式基金也只有华安创新、南方稳健和华夏成长这3个。由于股市低迷,老百姓还不能接受基金投资这种专家理财方式。直到2003年末,基金的总数也只有50几个。

  从2004年初开始,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渗透,中资银行不断借鉴境外理财产品,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就在那个时候,我自己开始炒外汇,也向胡先生推荐了当时相当受欢迎的外汇理财产品。

  2005年7月的汇改以及随后而来波澜壮阔的股市牛市行情,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动辄超过100亿的基金发行规模反映了理财市场的潜力。而老百姓从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因素,更是让银行看到了理财机会。

  这两年股市走牛,但是我手头有不少客户还是不愿意接触股市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渠道。于是,我给他们做了一个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比如,我把胡先生现有的6万元拆分成两笔资金,其中1万元用来投资股票型基金,预期最多亏损10%,即1000元;另外5万元买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至少在2%以上,即至少可赚1000元。这个组合他接受了,而现在的收益也让他相当满意。

  5年来,百姓理财欲望一年比一年强烈。我们的团队也因此茁壮成长。从初始的5个理财师、5个客户,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0个理财师,而平均每个人手中都有100个客户。

  从理财产品变化看

  百姓理财观念变迁

  (浙江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百姓理财观念浓郁——金融机构蜂拥而至——理财产品丰富多样——个人理财多元化,这是一根浙江5年资本市场的主动脉。回头看近5年来理财市场的变化,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2004年初开始,百姓的荷包越来越鼓。这一年杭州市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5707亿元。民间资本殷实,金融理财成为百姓的自发需求,这种需求与银行的想法一拍即合,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也多了起来,如外汇交易、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信托产品、QDII等相继涌现。

  “从那时候起,老百姓去银行,不再是只有存钱和贷款那么简单了。”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营业部经理赵建民说,这期间,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渗透,中资银行不断借鉴境外理财产品,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激发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

  2005年1月,银行业管理部门将炒金大门打开,手中有充足闲钱的浙江人随之喷发出来。当时农行在浙江敲响“第一槌”,率先推出实物黄金业务。销售首日,全省各家媒体早早聚集在金融超市,当运送金条的押运车抵达时,闪光灯一片。当时黄金的价格是每克115.7元,当年首批购入金条的人,一年后开放赎回时都赚得钵满盆满。

  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5元,已连续6年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三位。老百姓手中的资本更加殷实了。这期间,基金赚钱效应凸显,浙江各地流行买基金,投资热情高昂。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推出的封闭式基金交易计划为例,从2005年7月8日推出至今,26只大盘封闭式基金平均上涨350%左右,并且呈现一条很有规律的上涨通道。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买基金的基民都赚得盆满钵满。

  在杭州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许女士将去年的3.6万元年终奖,在3月初以10.50元的价格买了“康恩贝”,上周五该股以20.88元的价格收盘。看看股本,将近翻了一倍,当天晚上许女士激动得睡不着觉。

  一直以来被外界认为小而散的浙江民企,通过资本市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记者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不少浙股的市值已翻了一番。

  杭州市城调队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杭州市区居民工资收入人均527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郭剑分析,从理财投资的角度来看,百姓工资快速提高,将有利于理财资金的原始积累,浙江人目前理财投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比例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名列前茅的,这和浙江工资收入比较高有关。

  金融机构开一家赚一家

  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资本充裕,百姓逐利求富欲望强烈。作为省会的杭州更有个让外界心动的独特现象:国内金融机构开一家,赚一家,以致外资金融机构也心痒难耐。到目前为止,包括日本三井住友、安联大众等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纷至沓来,竞相进驻杭城。

  这个原因当然离不开浙江百姓财商意识浓郁,财富“嗅觉”灵敏,以及高人一筹的理财意识。有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杭州市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5707亿元。到2005年,杭州拥有的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人数,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之多。

  有钱,更要让“钱生钱”。长期以来,浙江民资走向全国和境外,非常活跃,所到之处,炒房、炒煤、炒水电等消息频传。这种现象自然就引起了众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强烈关注。就在今年四月份,杭州还举办了理财博览会,80余家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参展,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向浙江老百姓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

  记者手记

  小时候听妈妈讲:有一只“聚宝盆”,只要放一锭金子进去,它就会生出一盆的金子。只要做个乖孩子,就会得到那只“聚宝盆”。当时的我为它神奇魔力惊叹不已,心想自己如果有那么一个聚宝盆该多好!

  长大后才知道,妈妈口中的“聚宝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物,那不过是用来哄孩子的把戏。但这并不代表“聚宝盆”不存在。其实,每个人脑海里的理财观念就是无形的“聚宝盆”。只不过是,有些人的“盆”造得早造得牢,现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有些人的“盆”还在打造中,日后会有回报;但还有些人却因为没有意识到无形的“聚宝盆”价值,还在为如何积累财富而苦恼。

  别因为自己尚处在原始积累期,没多少财物可放入“盆”中,就忽视对“聚宝盆”的打造。边原始积累,边造个大大的“聚宝盆”,财富离你就不远。

  作为民营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培育较早的浙江,市民财富积累有了相当的基础。各种金融机构全面进驻,竞争促使了理财产品多元化和服务水平提高。信息的发达,学习的重视,更使浙江居民理财观念超前,理财能力迅速提高。在众人“淘金”的时代,你的理财观念如果落后了,那最后也只能看着人家的“聚宝盆”闪闪发光,而羡慕不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对财富的追逐如果偏颇到拜金主义是不可取的,但如果反映的经济繁荣、市民富足、理财盛行、安居乐业,又何尝不是一幅和谐的“清明上河图”呢?

相关稿件  
·网友“漂泊的小鱼”:理财师答网友问
·网友“fwf76”:基金股票学习交流理财帖
·楼市还是股市? 杭州人居展凸显理财新困惑
·基金股票最热门 理财博览会上3万市民热求财富经
·“牛市”催生理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