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问题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关注。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仅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来理解,而且应该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高度来认识。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泰国总理差猜时就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8页)江泽民同志也是从发展道路的视角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他在2002年10月25日同布什会谈时指出:“我们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说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中国适用。”(《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26页)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来愈表现出和平发展的特征。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截然不同于世界主要大国所走过的传统现代化道路。自从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现代化,都不是通过和平发展,而是通过海外殖民、对外掠夺、扩张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来实现的。与此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怎样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又怎样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要主动应对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运筹同各大国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平等对话与磋商,逐步解决存在的分歧,促进相互关系的健康、稳定和发展;就是要坚持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以“睦邻、安邻、富邻”为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同所有邻国的睦邻友好,进而推动亚洲乃至亚太区域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程度健康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夯实我国外交的根本立足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与发展中国家密切磋商,支持其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为争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贡献,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防止大国主义倾向。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们自己永不称霸。我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我们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而又按趋利避害的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来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必须有一个对外开放政策,特别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金流动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蓬勃兴起时,更必须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着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又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时,我国在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果断地确定了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针。所谓“利”,是指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通过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得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所谓“害”,是指由于经济全球化发生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受害,应当注意避免。这就使我国有可能依靠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并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和平等竞争中实现双赢互利。国外有的评论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找到了摆脱西方制造的全球化陷阱的唯一正确道路”,因为中国是借助于西方和西方的规则走进世界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外部投资,提高了自己在世界生产领域中的比重;因为中国不是通过意识形态和军事对峙,而是遵循发达国家制定的全球化规则、在与西方密切经济合作的前提下去进行经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这一发展道路的前景将越来越光明。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新水平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一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不走先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三不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有机结合,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节约的发展、清洁的发展、安全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所作的讲演中说: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即使在发展起来以后也永远不称霸。海外有位评论家认为,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这一指导方针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上,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但并不追求强权地位和利益,无意登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地位,实际上中国希望扮演的世界角色不是领导者,而是平衡者:在这个相互敌对、充满纷乱的世界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力求使世界局势从紧张转为和平,从极端化与恶性化的危机转向缓和与稳定。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更为务实、更为切实可行,也更为高瞻远瞩的明智政策。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而且资本主义还处在相对优势地位的世界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与国际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如何对待现存的国际体系,又如何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如何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如何妥善处理同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关系?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蕴涵的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标志着社会主义在吸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走着一条与世界资本主义大国曾经走过的传统现代化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新路,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越出了单纯的国际战略思想的范围,而在相当程度上涉及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走出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这样一些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就理所当然地把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研究提升到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