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更近 感情更深 "作风建设年"巡礼
2007年06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距离更近感情更深作风更实
——我省“作风建设年”活动巡礼
“打好背包铺盖,县委书记走向田野,跟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怀揣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走家串户,记录群众所思所求所企盼。”
这是记者日前在台州某网站论坛上看到的一段网民留言。字里行间,洋溢着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声声赞誉。
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续写了新时期的干群鱼水情佳话。
记者述评·感情篇
进一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拉近距离,转变作风,带着与群众的感情去工作,大大增进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遂昌县云峰镇隔溪村村民郑金德说,以往上级领导下基层坐不住,和老百姓不搭调。开始以为这次书记蹲点也是走形式,在他家住个把晚上后就会搬到镇上宾馆里,没想到县委书记住到他家一个礼拜都没挪地,一点架子也没有,就像是一个老大哥,这样的领导,群众太欢迎了!
有一位县委书记在村里蹲点时感冒了,村里70多岁的顾雪仙老太太抱出自家的新被褥,一定要给他加被;一位村民还上山采来草药,煎好后看着他服下。这位书记感慨道:“这些善良而淳朴的农民感动了我。我内疚不已,觉得以前来得少了。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地排忧解难,干群关系融洽了,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很多书记的感触也很深:“住不住村就是不一样。住在群众家里,和他们同吃一锅饭,群众就把你当作自家人,愿意向你掏心窝子、讲心里话。”
“我们给群众一寸,群众还我们一尺。”书记们蹲点调研回来后,也带回了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书记离开村子时,全村人送了一程又一程……这一个个感人的细节,让书记们切切实实地感悟到,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干部有多亲!
一位书记感动地说:“看到农民把自己当成一家人,那种感觉真好,那一刻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工作激情油然而生。”
基层故事·口述实录
账本见证公仆情讲述人:临海市永丰镇八叠村村民朱昌满
要我说说干部作风建设的事,我得先说说我家里的两册账本:一本记录的是我向别人借钱所欠的债务,还有一本是专门记录党和政府给予我的资助。
说账本之前,先说说我的家庭:我是个残疾人,一家4口全靠我一人做点小工维持,生活很困难。女儿现在台州学院读大学,儿子也读高中了。这十几年,家里经常靠借钱过日子。不断地借,账本上的记录越来越多。去年下半年,老婆病倒了,去医院看病花了几万元。那时候,家里真是陷入了绝境,我想让孩子们不读书了,又不忍心放弃。
这时,镇、村的干部给我送来了温暖。我把政府给的钱都记在另一本账本上——村里给了我2000元;镇里送来了500元;残联先后两次给了3200元;慈善总会给我妻子4420元的医疗补助费;民政部门给了5000元的建房补助费,5月份,房子造好了,又给我5000元。账本里记的只是数字,但是每次看到这些数字,我都会流眼泪。
今年3月份,台州市、临海市和永丰镇的领导到我们村蹲点,一个月里,他们先后到我家里来过七八次。了解了情况后,让我加入了低保,有了固定的补助金;接着,又解决了我妻子的医疗补助费。
最让我感动的是造房子这件事,原本我自己也没有信心再造新房了,到村里来蹲点的领导跟我讲:“让困难群众有房子住,是干部的责任。”他们先后给了我1万元的建房补助金,建房要交纳的各种税费,能减免的全部减免了,还帮我联系了施工队,休息日还主动到我的建房工地上帮忙。
现在,我搬进了新房。我很感激党和政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这样全力地帮助我。
记者洪卫整理
“连心菇棚”暖人心讲述人:云和县云坛乡沈庄村村民彭士美
我们云和县云坛乡沈庄村是一个香菇生产专业村,大多数村民都通过发展香菇走上了富裕路。可我家却很困难,老婆身体不好,两个孩子又都在上学,家里开支很大。我平时靠给别人家干农活、替香菇种植大户打短工,赚钱贴补家用。全家一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钱。
一个多月前,乡里的干部洪伟平、王志铨等来到我家,对我家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了解,并帮我寻找贫困的原因。他们说,我们家还是发展香菇才是最现实的脱贫致富好路子。
后来,他们还接连来了好多次,催我及早选择场地,为搭建香菇棚做准备,还带我到信用社去联系贷款。他们不仅帮我解决了生产难题,还掏钱资助我的孩子读高中。
前些天,我和妻子在搭建香菇棚,想不到乡里的干部也赶来帮忙。几个人一起,没有几天我家的香菇棚就搭好了。记者施龙有通讯员叶玲整理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