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贯彻党代会精神 > 社会篇 正文
   

群众利益无小事 民生问题大于天

2007年07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机关干部“民情下访”:民情调处第三站

  备忘录:5年来,县机关部门民情下访4800余批次,解决基层难题8732件,为基层办实事9572件,有10万余农民群众参与部门开展的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

  苍南县规定机关干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下访,下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属部门职责范围内当场解决,需要提交集体讨论的,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般应在一周内予以解决。

  农民很少为一点小事上法庭,而且绝大多数人不懂得打官司。为了让农民的法律诉求和调解渠道变得更灵活、便捷和有效,县司法局的“流动调解庭”便应运而生。

  在龙港镇,“流动调解庭”28小时成功化解300多人对峙的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2005年4月,居民陈某因咽喉不适在私人诊所打针,不久感到胸闷,再次到诊所复诊静脉注射时,突然呼吸困难,神智不清,结果不幸身亡。死者家属质疑诊所医生用错药物,索赔133.2万元,而诊所医生认为是意外事故,不愿补偿。于是,死者一方召集百余名亲属,扬言抬尸进诊所,医生闻讯也召集200多人守候。眼看一场群体冲突将随时发生,恰好县司法局“流动调解庭”下访来到现场,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调查取证。随后,县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协调小组,分头找当事人代表谈话,但因双方在事故责任与赔偿金额上不能达成一致,调解陷入僵局。

  “流动调解庭”6次召集双方代表调解,事发28个小时之后,双方代表同意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一起眼看就要发生的冲突就这样平息了。事后,参与调解的龙港司法所所长林敏感慨道:“幸亏‘流动调解庭’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县民情中间站:调度难题第四站

  备忘录:5年来,民情中间站共交办、转办和督办民情事项2766件,化解矛盾1842个,成功率达到90%以上。

  乡镇办不了,部门要协调,这样的民情难题自然就进入更高一级的县民情中间站。当地干部把民情中间站比喻成“调度室”,就是把基层、部门反映上来的各类矛盾集中梳理、督办并反馈,问题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15日。

  灵溪商业城的百余位住户对于县民情中间站的“灵”深有体会。去年2月份,某酒吧在住宅区的一楼开业,高分贝噪音让居民夜不能寐。“中间站”立即启动了调度机制,召集工商、环保、文化等多个部门商议对策。3天后,由工商局牵头的联合执法组对酒吧发出了整改通知书,但业主一个月后又重操旧业,继续违规经营,激起了居民的强烈反对。最后,联合执法组查封了酒吧,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县“民情现场办公会”:拍板“疑难杂症”最高站

  备忘录:5年来,仅县委书记、县长主持召开“民情现场办公会”就达50余次,分管领导召开“民情现场办公会”70多次,先后协调解决矛盾776个,为民办实事879件。

  县委、县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民情现场办公会,除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外,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矛盾纠纷发生地的乡镇代表都应邀参加,一起分析“疑难杂症”,并决定实施重点包案的县领导。

  曾被国家信访局列为“全国十大信访案件”的当事人钱某诉当地公安局一案的成功解决,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县“民情现场办公会”处理信访难题的决心和能力。

  由于儿子被杀案件的侦破陷入迷局,金乡镇的村民钱某与当地公安较上了劲,连续十多年以来她为此不懈地上访。

  两年前,县“民情现场办公会”确定县委主要领导包案处理,由于事隔多年,为了掌握此案的第一手资料,县领导先后20多次专门到事发地召开群众座谈会和参加案件协调会,并与当事人钱某及家人进行了10多次面对面交流。

  如今,县领导的真诚终于感化了当事人。在收到省公安厅下达的行政复议裁定书后,县里启动了国家赔偿程序,县公安局局长还多次登门向当事人道歉,使这一起“陈年旧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省信访局负责人表示,苍南县通过“五站式”的民情服务模式,把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在真心为民解忧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不断化解矛盾纠纷中促进社会和谐,较好地回答了县一级党委、政府如何“重服务、解民忧,重排查、抓化解”的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复杂疑难事项不出县”的良好信访格局。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汪成明 林仁状 编辑: 朱小燕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