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浙江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07月1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报告引用: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全省空间开发格局和城镇空间布局。坚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强化省域中心城市的龙头核心作用,提升大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实力,加快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公用设施,改善城市生态和生活环境,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全省高速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继续加强港口、机场、沿海和内河航道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大城市要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三大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应用和共享。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是我省的优势所在,海洋经济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发展海洋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宁波—舟山港建设为核心,推进全省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加快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带,积极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临港工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水淡化、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加快标准渔港建设。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报告解读人:浙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
“浙江交通的发展不断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但我们对完成任务很有信心,因为我们在赵书记的报告中找到了动力。特别是在这次党代会中,能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写进报告,这在历届党代会及人大会议中都是前所未有的。”省委委员、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不无感慨地表示,赵书记的报告既是一种激励,同时也给交通部门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港航强省”建设蓄势待发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宁波—舟山港建设为核心,推进全省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加快建设港航强省。郭剑彪表示,这是浙江省委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把“港航强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使浙江港航事业迎来了一个别样的春天。
郭剑彪表示,建设“港航强省”是浙江自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6倍,海岸线6646公里,居全国首位;内河航道10539公里,居全国第五。丰富的港口、航道资源和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点,是我省最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浙江是经济强省,但又是资源小省,经济具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征,大宗物资运输和外贸运输需求增长强劲。
据测算,“十一五”时期,浙江水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都将超过10%,2010年分别达到6.8亿吨和4500亿吨公里。经过前一个时期的发展,浙江的港航发展已具有良好基础。沿海港口泊位总数达107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8个,2006年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1亿吨,居全国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755万标箱,居全国第4位。10539公里的内河航道中,高等级航道1066公里。水运运力规模已达1128万载重吨。完成水路货运量4.8亿吨,居全国第一,货物周转量更达3632亿吨公里,占综合交通总量的83.2%。全省95%以上的外贸货物以及石油、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都通过水运完成。以港口、内河航道为依托的临港临江(河)产业带,已经成为浙江省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实践表明,港口兴,则经济兴,浙江港航与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去我们说“要想富,先修路”,那么现在就是“要想强,建大港”。
郭剑彪指出,交通部门已初步确定“港航强省”的建设目标,总的来讲是: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整合全省资源,增强集疏运能力,形成“一个龙头”、“两个区域”(嘉兴港、温台港)、“三条主线”(浙北航道、钱塘江中上游航道、杭甬运河)的水运网络,更好地发挥全省港航资源的整体功能。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温台和嘉兴港为两翼的现代港口体系。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以及温台环乐清湾地区的港口资源整合,积极构建集装箱、煤炭、油品、铁矿石等四大货种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干支结合、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港口体系。以港口发展促进我省战略物资储运、临港工业、外贸物流等三大基地建设。到2012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7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1400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基本实现规划、品牌、建设和管理“四统一”,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华东沿海矿石中转运输基地、原油中转运输和储备基地的地位得到确立。二是构建以浙北航道网为核心,杭甬运河和钱塘江中上游为东西大动脉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和海河联运体系。浙北航道网重点建设湖嘉申线、杭平申线干线航道,重点提升京杭运河、杭申线、长湖申线、乍嘉苏线骨干航道的通航等级,完善接轨长三角的黄金水运网络。加快杭甬运河改造,打通千年大运河京杭运河的出海口,形成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大通道。研究建设钱塘江中上游航道,带动浙西南、浙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是优化运输结构,扩大船队规模,增强竞争能力,形成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航运体系。运力总规模超过1500万载重吨,形成大宗散货船舶、特种船舶和内河标准化船舶的运力结构,使运输船舶的专业化、现代化、大型化、标准化得到提高。海运企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以运力规模超100万吨的企业为龙头,运输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企业为骨干的我省航运经济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
郭剑彪强调,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是我省建设“港航强省”的重头戏。浙江把宁波-舟山港定位为国际性枢纽港、世界级的东方大港,遵循了中央的有关战略决策,也符合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决策是非常正确、适时的。已经过去的2006年,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第一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1亿吨,而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则冲破4亿吨大关,在国内港口排位稳居第二,集装箱吞吐量连上两个百万台阶,达到706万标准箱,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超过30%。按照规划,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超过6.5亿吨,争取进入世界港口前3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原院长雷斯特索罗曾表示:“经过20至30年的努力,这里有望成为中国东部的鹿特丹。”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交通网络发展助推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
此次党代会报告还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全省高速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继续加强港口、机场、沿海和内河航道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路交通体系,有条件的大城市要积极发展轨道交通。
近年来,浙江交通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年共完成投入2007亿元,是上届政府五年完成总量的2.5倍,完成投资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大投入带来交通的快速发展。四年来新增高速公路1075公里,总里程达到2383公里,从全国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高速公路大环网;改造完善干线公路22287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5726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了90.23%和80.76%;新增高等级航道533公里,新建万吨级泊位40个,新增吞吐能力1.5亿吨,全省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98个,总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648万标箱。水路货运发展迅猛,2006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5万标箱。全省95%以上的外贸货物和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大宗货物运输都通过水运完成。特别是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两港整合优势日益凸现,去年全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达4.23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3万标箱。
郭剑彪指出,尽管我省目前公路、水陆交通的瓶颈制约已趋缓解,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供给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我省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和农村公路的网络化程度不高,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资源的整体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从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看,土地要素制约明显,大量的公路项目位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效益不明显,交通部门债务压力大,资金筹措难。交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少占农田,防止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必须走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增长方式的交通发展之路,将政府性资金更多投入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交通发展上,投入到港口开发等环节上,投入到完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开发行业共享技术上。同时,我们将主动与铁路、航空等主管部门协调,共同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减少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合理安排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加快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符协调、紧密衔接。
郭剑彪表示,十一五时期,浙江交通部门将着力实现“三个加快”,全力推进交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是加快公路网络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区域与城乡公路网络的整体功能。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通往省外的“接口路”、省内的“断头路”、区域间的“联网路”,干线公路重点强化配套、确保畅通,农村公路重点提高通达水平、健全管理养护体制。其次是加快港航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全省港航资源的整体功能。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整合全省港航资源,增强集疏运能力,形成“一个龙头”、“两个区域”(嘉兴港、温台港)、“三条主线”(浙北航道、钱江中上游航道、杭甬运河)的水运网络,着力培植航运业的发展。第三是加快交通体制建设,更好地发挥交通行业的整体功能。重点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筹划组建全省港口联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体制改革,强化统一的行业管理,提高联网运行效益;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破除政策壁垒,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背景延伸:“十一五”交通建设蓝图
数字:
高速公路超过3500公里
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分别达到98%、97%
规划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51个
全省高等级航道超过1000公里
浙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表示,“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再建高速公路1700至1900公里,使高速公路超过3500公里;新改建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5400公里,使全省国省道中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从“十五”末的70%提高到78%;建设改造通村公路32500公里,推进农村客运发展,使农村公路超过88000公里(不含县道),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分别达到98%、97%,农村客运通村率达到95%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此外,还将规划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51个,新增吞吐能力2.6亿吨,集装箱730万标箱,使全省沿海万吨级深水泊位超过160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00万标箱,基本适应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完善大宗物资河海联运体系,建设改造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594公里,内河港口新建各类泊位165个,新增能力3677万吨,使全省高等级航道超过1000公里,骨干航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周娜
编辑:
董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