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82年,二十多年来我省有一大批企业“走出去”,尤其是近年来“走出去”的企业日趋增多。截至2007年6月底,全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境内主体数和境外机构数居全国第一。基本特点是:
1、民营企业是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已从早期的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变为以民营企业为主。“走出去”的2800多家企业中有1910家是民营企业,占总企业数的68%,中方投资额9.12亿美元,占所有中方投资额的70%。
2、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截止到2007年6月底,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已遍布6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但亚洲、欧洲和北美是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分别占境外机构总数的83.6%和总投资的83.8%。特别是美国、香港、阿联酋、俄罗斯等重点国家(地区)的集聚程度较高。
3、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
我省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机械、纺织、电子、轻工等行业。今年上半年,我省对上述四大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是105个,占总数的55%,中方投资9856万美元,占中方投资总额的56.7%。特别是纺织行业,今年上半年共在境外新设投资项目36个,中方投资3040万美元,分别占总数的18.9%和17.5%。
4、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目前,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形式由主要以设立贸易公司和办事处为主,向以设立境外加工生产型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境外营销网络、房地产开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商品专业市场等方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也逐渐多样化,从单纯出资设立企业到跨国参股并购、境外上市,先后有万向、杭州机床、纳爱斯、哈杉、佳力科技等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起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同时,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出去”发展到集群式规模开发。目前,华立集团、康奈集团等已分别在泰国、俄罗斯建立国家级的工业园区。
二、浙江“走出去”的主要成效
1、涌现了一批浙江本土的跨国公司
浙江万向、飞跃、华立、康奈、德力西等企业集团之所以能保持竞争力的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这些企业积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善于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以万向为例,万向集团“走出去”比较早,成功收购美国“百年老店”洛克福特公司、GBC公司,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拥有31家公司,已在全球市场建立了服务网络,并在美国设立了技术中心,建立了生产基地。万向集团已成功实施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本土的著名跨国公司。
2、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初具规模
我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经过前些年的摸索,已逐步适应了国际市场,增强了国际化经营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单个项目规模明显提高,总投资、中方投资分别达到109.3万美元和91.4万美元。其中,总投资1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45个,中方投资达到1.47亿美元,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4.5%。
3、推动了浙江产业优化升级
我省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已由以往试探性地设立贸易型机构逐步转向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等实体性投资。如:钱江集团继2005年成功收购具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Benelli(贝纳利)公司后,2006年又进行了增资,将其建设成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基地。杭州机床集团收购了德国一家老牌磨床生产企业(aba z&b磨床公司),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了技术和管理水平。纳爱斯集团通过收购一举获得了3家香港日化企业的知名品牌,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萧山的浙江佳力公司在德国设立“佳力德国研发中心”,聘用德国专家,研发新项目、新产品,再拿到国内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
4、境外资源开发有新进展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是浙江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十五”期间,我省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开始起步,发展势头良好。浙江新洲、台州华天、杭州天和家具、宁波华洲矿业、温州广寿等8家企业分别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蓬、朝鲜、阿根廷等投资森林采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实现了我省“走出去”领域上的新突破。
5、促进了原产地多元化
我省传统优势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积极扩大出口,有效占领市场,企业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通过“走出去”,实现了原产地多元化,有效地避开了贸易壁垒,获得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例如,我省纺织行业今年上半年就设立了36个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浙江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建立纺织工业园区,进行纺织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贸易。
三、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重点
1、“走出去”要实现“两个转变”
总体而言,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已进入加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并举的新阶段,重点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外直接投资要实现从主体数量型向规模质量型转变,着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二是走出去方式要实现从企业、产品单个走出去向产业集群、梯度转移和优化提升转变,形成以境外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
2、扩大多种形式对外直接投资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创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深度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充分发挥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等行业优势,鼓励企业以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到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纺织业集聚度高的地区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境外纺织园区,推进纺织业对外转移步伐。
3、积极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
“走出去”是培育和壮大我省一批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要在21世纪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为此,全省上下要积极支持浙江企业“走出去”,提升我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在欧美发达国家兼并收购研发型企业,促进企业提高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逐步打造浙江自己的跨国公司。
4、做好我省两个境外合作区建设
我省业已形成的块状经济集群化“走出去”的平台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华立集团泰国罗勇工业园区和康奈集团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已分别有10家和6家企业完成入园签约。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做好我省中标的首批2家境外合作区的建设和招商工作,加快引进和建成一批投资项目,带动企业在合作区集聚,有序开展经营,与所在国实现互利共赢,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