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上海11月2日讯(特派记者杨晓燕) 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的“野心”并不局限于东海之滨的浙江宁波,今年,他们悄然将触角向长三角其他城市延伸,展开了一次准备周密、稳扎稳打的长三角“攻略”。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林文杰
“今年5月18日,借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时机,我们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分行,现在,杭州分行也已获批,年底或明年初就将亮相杭州街头。”今天上午,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林文杰在接受“走遍长三角”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银行特色VIP区
为了“走出去”而更名花去上千万
宁波银行的前身是“宁波市商业银行”,2007年2月13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宁波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宁波银行。“一是要在外地开分行,二是为了上市所需。”林文杰行长说。记者后来听说,仅更名一项宁波银行就花掉了上千万元。
宁波银行向外“出击”的脚步愈走愈快。其在开业年限、经营业绩、实收资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贷款损失准备、财务状况、公司治理、内控与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筹建异地分行的条件。于是,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在今年5月18日开业,尝试跨区域经营。它也成为率先进入上海的第一家异地城市商业银行。
对此,宁波银行的高层表示,“设立上海分行是宁波银行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在更高的平台上整合资源、搭建网络、满足客户需求的举措,对宁波银行保持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滩成功运营半年大打“特色牌”
在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竞相“逐鹿”的上海滩,作为一家小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如何“站稳脚跟”,确是个充满悬念的疑题。
在运作半年之后,宁波银行上海分行“战绩”斐然。具体来说,建立了一批基础客户群,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员工队伍,业绩上更有喜人数字--银行资产规模接近2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额达16亿元,最多时达20余亿;贷款额稳健增长,接近10亿;个人业务已积累了大量客户群。
“过去和未来,我们都在坚持走自己的特色路线,这也是我们能在上海金融业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行长林文杰这么总结。
尤其是一点,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宁波银行根据自身及原来宁波经济特点,区别于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制定了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发展战略,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目前,宁波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宁波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以上,而这一宝贵功经验,也成为他们在上海“攻城略地”的重要策略。
“在争取大中企业客户的同时,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中小企业上,上海市区、郊区的中小企业就是我们锁定的目标,针对这些中小企业,我们量身定做优质服务,周到、主动的服务,让他们也深受感动。”
宁波银行来自浙江来自宁波,自然而然,在上海的浙江企业、宁波企业,就成了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大力争取的对象。浙江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与民企打惯交道的宁波银行,已有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目前,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约有30%以上的客户来自在沪浙江企业、宁波企业。
异地发展的八大优势
林文杰认为,宁波银行具有的八个优势使其在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竞争中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也为上海分行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区位优势。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信用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定位优势。专注于中小型企业,经过多年实践,大力发展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型企业客户,并推出针对性产品,如存货抵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
--个人业务优势。一直重视发展个人业务,并选择中高端个人客户和个体私营业主作为个人业务的目标客户,建立了颇具特色的个人业务营销体系。 --管理优势。致力于建立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对于前中后台职能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建立了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以加强管理并提高运营效率。
--监管内控优势。通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流程再造、全面梳理内部制度、应用先进的风险控制工具。截至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2月31日,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仅为0.96%、0.61%和0.33%,拨备覆盖率则分别达到200.69%、271.48%和405.28%。
--公司治理优势。股权相对分散,股权结构多元化,股东中既有政府机构、民营企业、外资股东,也有管理层、员工和其他普通自然人、法人,更有利于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使得董事会可以比较独立的运作。
--团队优势。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高级管理团队平均年龄43岁,在银行业拥有平均10年以上工作经验。为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宁波银行实施了管理层和在岗员工持股计划。
--财务优势。是我国不良贷款比率最低的银行之一,2007年8月,《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0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宁波银行荣获2006-2007年度城市商业银行财务评价第一名和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银行,这是该行继2006年获得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排名第一位后再次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