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
2007-11-05 05:02:4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都是党的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最紧要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和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相继探索了两条成功的道路:一条是新民主主义道路,一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后相继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一条贯穿其中的红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走过弯路,甚至有过血的代价;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也犯过错误,有过惨痛的教训。正是在对这些错误的反思中我们逐步端正了航向,迈向了正确的轨道。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国历史必然,因为它是从中国人民探索的经验教训中总结的不可违背的规律,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正反比较和艰辛实践中开辟出来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科学结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构成这个灵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主要表现为时间和空间要素,表现为与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从国情看,我国的最大实际就是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从世情看,根据列宁的时代观,把握时代的特征主要有三条:一是时代主题问题;二是基于主要矛盾而形成的时代发展趋势;三是在这个时代居于领导地位阶级的特性及其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党以时代的眼光,把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同时代的特征,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实影响结合起来,赋予社会主义以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正是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联系的,正是与时代脉搏同跳动、与世界大势相趋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国际社会主义思潮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回应与总结。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第三条道路,都不是适合我们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立论依据是,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实践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实践表现。

  这条道路的基本内容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战略,如三步走战略、区域协调战略、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总体布局:四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从理论体系的外在结构要素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还会随实践的发展出现新的形态。从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要素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渗透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规定、要素。任何一个理论要形成体系必须有理论主题、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主要观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主题,与此紧密相联系的还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在实践中求真务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体系由若干首尾一贯的基本观点构成。它们是:时代主题论、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战略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政治论、精神文明论、一国两制论、军队建设论、科学发展论、以人为本论、社会和谐论等。

  与时俱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旗帜凝聚力量。十七大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部署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略。航向已经指明,落实十七大精神,关键在于按照十七大的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把力量聚在旗帜下,把功夫下在实干中,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立足新的起点,搞好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并从八个方面指明了新起点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而且方兴未艾,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要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围绕主线进行创新,围绕问题进行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实践的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立足新的矛盾,解决现实问题。十七大报告深刻指明了我国当前的矛盾,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落实十七大精神坐而论道不行,要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要坚持改革开放,用改革的方法、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大胆开拓创新,探索新办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工作的新目标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结合起来,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追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推进全面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立足新的要求,搞好党的建设。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关键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要全面加强党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坚决克服唯书不唯实、对上不对下的现象,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者和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廖作斌 编辑: 余伟刚
·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创新阐发?
·解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报告解读: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