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跃居全省第一
一个地方的GDP,又称地区生产总值,简言之就是一个地方创造的财富。2006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33.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突破3000美元的基础上,去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4320美元。按去年333.2亿的水平换算,每“嘀嗒”一秒,阿拉舟山人就创造了1000元的财富。
从2001年的134.37亿元,到2006年的333.2亿元,五年时间,我市的GDP年均增长16.3%,2006年是2001年的2.5倍。人均GDP年均增长16.7%,2006年是2001年的2.6倍。这个五年,我们前进的步伐是何等的有力,何等的大步流星!这五年,舟山GDP拉出了一条大阳线,增速在全省的位次从2001年的第六位,跃升至首位,真正体现了跨越的含义。
把这五年来的GDP增加部分掰开来细看,我们可以发现,以船舶修造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以新城、大陆连岛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海运大市为主要目标的交通运输业,这“三驾马车”对GDP的拉动立下了汗马功劳。拿去年来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达210.07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高出GDP增幅4.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76.7%。三驾马车中,工业增加值为103.16亿元,同比增长18.2%;建筑业增加值34.80亿元,同比增长3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78亿元,同比增长34.8%,三大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32.0%、19.4%和18.8%。
经过五年的大发展,我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而这正是GDP得以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可靠保障。数据是最好的说明。这五年,全市第一产业的产值一直稳定在30多亿元的水平,而占GDP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24.1%下降到2006年的12.5%;与此不同的是,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001年的31.3%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41.4%;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1年的44.6%微调到2006年的46.1%。全市经济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去年7月发布了一份题为《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的报告,报告认为,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舟山的经济结构最为合理,而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还排在舟山之后,名列第二。
成绩反映了市委、市政府这五年坚持的发展战略方向结出了硕果:稳定渔农业,重点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代表的工业经济,积极发展以港口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事实证明,这一发展战略符合舟山实际,符合舟山资源优势,也符合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相关链接: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跃居全省第一这五年,我市广开渠道,内外资并举,大手笔投入。从2002年全年投入64.5亿元,到2003年的98亿元、2004年的126.7亿元、2005年的161.1亿元、2006年的210亿元,第五年的投资额是第一年的三倍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的位次,从2001年的第五位跃升至第一。正是在举全力投入的基础上,我市才有了初步跨越的今天。
财政总收入增速由全省末位升至首位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水涨船高。这五年,我市年度财政总收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上缴中央国税部分)分别为:2002年15.7亿元,2003年18.9亿元,2004年19.5亿元,2005年28.5亿元,2006年37.12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在全省的位次,由末位跨越到首位。
个例:
沈家门经济一骑绝尘在全市各乡镇(街道)中,普陀沈家门街道的工业产值总量可谓一骑绝尘,去年该街道以51.3亿元的成绩成为我市首个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的乡镇(街道)。这五年来,沈家门街道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2002年,17.16亿元;2003年,22.32亿元;2004年,31.42亿元;2005年,41.12亿元;成为全市发展工业经济、做大经济规模的排头兵。
朱亚元是沈家门街道经贸科科长,对街道工业家底,他如数家珍:街道辖区内有工业企业480家,其中规模以上67家。街道工业经济中,水产行业是大头,占了59%;其次是2005年以来迅速冒出来的以船舶修造业及船舶配套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占28%。“船舶修造业的比重明后年肯定还要增加。”朱亚元满怀信心道。
在朱亚元看来,街道这五年成绩的取得,主要靠街道几任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思路指引下,大力实施两个工业基地建设。
两个工业基地,一个是位于浦西的海洋生物工业园区。当时的建设背景是,地处沈家门的舟山国际水产城空间有限,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内水产企业的发展。街道积极开辟工业园区,为企业做大做强寻找出路。“现在的海洲、国泰、金星、华发、加藤佳这几家产值上亿的企业都是从水产城搬出来的。不搬出来,他们哪里能做得介大?”水产品加工是沈家门的优势产业,至今还占街道工业的半壁江山,正是当年依托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培育块状经济,沈家门才会有今日全市实力最强大的水产品加工业。而这个海洋生物工业园区,本身就是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把发展工业摆在第一位的产物。
说起工业园区建成之初的事,街道一些经历招商引资的干部向记者说了许多当年街道远到广东东莞设办事处,积极吸引台商到沈家门落户;在园区做足准备工作,让日商现成“上马”的故事。听着干部们的介绍,不禁让人重温2002年、2003年全市上下点燃跨越发展第一把火的历史。
沈家门街道抓的另一个工业基地是小干—马峙工业区块建设。
朱亚元说:“2002年、2003年的时候阿拉也有船舶修造厂,但规模都不大,我记得最大的一家只有4000万元产值。就是到2005年,全街道船舶修造业产值也就9000多万元。可你晓得阿拉现在最大的一家船舶修造企业有多大,10个亿!”朱亚元说的是创造舟山经济新速度的欧华船厂。奇迹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其实早在2003年就“播种”了。在精做园区载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尝到甜头后,沈家门街道抓住中心渔港开发机遇,着手做小干岛、马峙岛和鲁家峙岛临港型工业开发文章。正是在小干和马峙两岛通过围垦连成一片的“新大陆”上,沈家门街道开启了经济发展的又一扇大门,而且是前景更为光明的船舶工业之门。船舶修造业成了街道新的增长点。随着欧华造船、万邦永跃大型修造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街道船舶修造业产能得到释放。船舶修造、海洋医药化工等新兴临港产业“蛋糕”的不断做大,改变了过去街道水产加工业一枝独秀的格局,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工业经济进入高速上升期
这五年,我们有无数成绩足以自豪,但其中最光彩夺目的还要数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05.4亿元,是2001年的3.3倍,五年内年均增长26.7%。其中,2004年以来以船舶修造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产值大幅度跃升,使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2001年154.9亿元的起点启动,第一年增加35.1亿元,第二年增加50亿元,第三年增加63.9亿元,第四年增加99.7亿元,第五年增加101.8亿元。这五年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舟山的工业是如何以一种加速度的形式书写“跨越”两字的,尤其是2005、2006连续两年的百亿增量,实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发展。
只要稍加分析,便可发现,我们的工业经济始终围绕着一个“海”字在做文章。500多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水产品加工业150.3亿元,占29.8%;船舶修造业107亿元,占21.2%。这两者相加,便超过了半壁江山。其中后者的增幅在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间几乎接近100%。正是2002年、2003年的水产品加工业和2004年至2006年船舶修造业的优秀表现,促成了这五年我市工业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
凡事皆有源。纵观全市工业经济这五年的迅猛发展,几乎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积极引导,都离不开全市上下锐意进取、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回想当年,我们痛定思痛把自己正确定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后列后,上上下下思发展,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经历了彷徨之后,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发展工业、以工强市的战略,狠下决心,调整结构,提质扩量,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五年中,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工业、培育和扶持优势工业企业、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发展临港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政策性文件,制定了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做大做强做优。
从行业来看,目前水产加工业仍是我市第一大工业产业。这一传统产业在“加快发展精深加工”的引领下,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从2001年底的32.4亿元总产值,以年增长20%以上的速度扩张到150.3亿元。虽然受资源等因素制约,其发展潜力不如船舶修造业乐观,但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下,随着精深加工转型的深入,以及积极拓展内贸市场,全市水产加工业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平稳发展。
船舶修造业是当之无愧的舟山工业明星。随着常石集团、中远船务等国内外大型修造船企业落户我市,从2003年起,船舶工业在我市日长夜大,迅速成为全市工业最具增长性的行业,大有后来者居上、赶超第一大支柱水产加工业的势头(事实上,到不了今年年底,船舶修造业便可超过前者)。船舶修造业这个对舟山来说既新又老的行业,目前还处于每年翻番的高速增长期。今后五年,它将扛起舟山工业的大旗,成为引领全市工业破千亿产值的排头兵。
相关链接:
产值超亿工业企业由5家发展到72家 大工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培育和发展一批发展前景广阔、核心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使之成为行业乃至区域发展的龙头,对促进舟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市大企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产值上亿企业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2001年,全市产值上亿的企业仅有“扬帆”“金鹰”等5家。而目前,我们拥有的“小巨人”企业达到了72家,这些企业去年共实现产值266.2亿元。在这72家企业中,产值上20亿元的企业有2家,10亿元~20亿元的企业有6家。“中远”“常石”“海氏集团”“中海粮油”“万邦永跃”“欧华造船”等一大批超大规模企业的相继建成投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舟山工业“低、小、散”的局面。72家产值超亿企业分布在多个行业,其中属水产加工业的有32家、船舶修造业16家、机械加工制造5家、纺织4家、化纤和电力各3家、其他行业9家。
个例:
2003年,我们迎来了大发展 浙江东鹏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位于普陀区六横岛大岙客运码头附近,来来往往的旅客一到六横,映入眼帘的就是船厂一片繁忙生产的景象。
东鹏公司董事长乐鹏飞在六横的龙山、峧头、台门等地乡镇企业历练了多年。1999年,濒临破产的六横船厂转制,乐鹏飞用400多万元的成本接手了这家“设备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古董”的企业。当时,船舶修造业完全是买方市场。“我接手前一年,船厂做了150万产值;接手当年,我做了350万产值。钞票也赚,但赚得很吃力。当时,基本上是船厂求船东,哪像现在船东求船厂。所以,经营成本比较高,赚不了多少钱。”
这样的局面维持了近4年。乐鹏飞改造了老船坞,造了一座舾装码头,修船能力从原来的接修1000载重吨船舶提高到3000载重吨。但一年的产值也只能做到500万元。大发展的迹象出现在2002年下半年。“主要是货运市场先好了起来,运价从50元/吨跳到120元/吨。海运业开始大发展,阿拉日子也随着好转起来。”
就在海运业回暖带动船舶修造业之初,乐鹏飞面对自己企业场地狭窄的现实,思索起出路。“虽然当时修船形势很好,但我的厂规模小、地方小、用工成本高,无法跟人家竞争。于是我就想上造船项目,考虑造特种船,走集约化、精品化、专业化的道路,如化工船、油轮等。这种船,走沿海航线的船型不大,但利润高。虽然技术难度高,要是攻下了,肯定是条好路子。”
“东鹏”打造的第一条船是装载容量为1300立方米的化工船,2003年开工,直到2005年才交付使用。“东鹏”为攻克难题付出了学费,但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3月,“东鹏”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认证。这可不简单,直到去年初,舟山地方修造船企业有这个认证的也只有“东鹏”和“扬帆”两家。一时间,国内外客商趋之若鹜,几乎踏破了“东鹏”的门槛。
“2003年和2004年,在人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在拼命学本事,产值做得不多,一年600多万,一年2000多万。但2005年就不一样了。造的船开始交货了,3条船就做了2个亿。比前一年足足翻了三番多。去年,我们增加得不多,主要是场地不够。今年镇里给了我91亩的堆场,产值做到4亿不成问题。”乐鹏飞认为,全市的船舶修造业基本都是在2003年那一年开始起飞的。这既有传统技术力量的功劳,更主要的是市里积极打造修造船基地、大型修造船企业落户带来的规模效应。“别的不说,过去阿拉只修国内船,现在大量的国际船舶修理打造订单都涌到舟山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你去峧头街里看看,有多少外国人在街里走来走去?这种事情,六横人以前忖也忖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