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路线上海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杭州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京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走遍长三角 > 本网报道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已取得四方面实质性进展

  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丁振文

  浙江在线上海11月5日讯(特派记者 杨晓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涉及广泛,而人才上的一体化则是最先启动的工作之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亦是数一数二的。”今天上午,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丁振文处长在接受“走遍长三角”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话说2003年4月,江浙沪三省市和19个城市人事部门(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15个城市人事局,以及温州、金华人事局和丽水、衢州人事劳动社保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

  “此举启动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四年多时间来,已经在至少四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丁振文处长表示。

  关键词一:制度衔接

  “目前,长三角两省一市已经在职称资格方面施行了互认,也就是说,浙江评的职称,在上海也可以承认,反之亦然。这就可以大大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丁振文处长说。而此前,全国各地由于人才总体程度不一样,其职称评定的标准并不统一,职称上也并不等同。

  职称互认,同时给长三角企业跨地区发展带来便利。丁振文处长简单举例,上海现在江苏、浙江的建筑企业很多,建筑企业是需要评资质的,这跟企业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数量很有关系,各地职称互认以后,就给企业运作带来方便。

  关键词二:人才交流

  长三角地区民间的人才流动本就较为频繁,近年来,在两省一市人事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种流动越来越方便。

  “最突出表现,就是三地共同建设网上人才交流市场,三个地方的人才市场网站都进行了互相链接,每年,还都会举办几次网上人才交流大会。我们还要向深入发展,现已着手进行包括职位标准等数据的资料统一,共享人才供求资料库,不久的今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查询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人才供求情况。”丁振文处长如是说。

  不仅是网上的交流,以上海为平台的长三角人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江浙两省每年都会到上海来招才引智。以浙江来说,大到浙江省政府一级,每年都会来上海召开人才智利洽谈会,小到绍兴嵊州,也都会来“筑巢引凤”。

  关键词三:人才培训

  丁振文处长介绍,为了解决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急需的紧缺人才需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湖州等6个城市联合开展了一个跨省市的紧缺人才培训。

  这几年,现代物流人才、中高级口译等人才在长三角地区十分紧缺,6个城市纷纷就此展开了这样的紧缺人才培训。人员在各地分别培训,统一教材和考试标准,最后由政府统一颁给《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证书》,这张证书可在长三角地区“畅通无阻”。

  目前,此项培训共同开发了物流、中高级口译、国际贸易单证、汽车营销等37个类别157个项目,考试人数达1.5万人。

  关键词四:人才政策

  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离不开政府层面的交流,这几年,政府层面在人才政策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十分频繁。“大的活动,有一年一次的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年会。小的就更不用说啦,像我自己来说,一年参加的交流学习活动就不下10次。”丁振文处长笑道。

  除此之外,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单边和多边合作取得许多可喜成果。如上海、南京、杭州等14个市人才中心建立了长三角城市人才战略联盟;浙江嵊州市与上海博士后办公室共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项目;江苏南通与上海两地人才服务中心互设工作窗口项目;湖州市与上海黄浦区开展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宁波市与复旦、同济、浙大、上海交大、华东政法和上海海事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宁波市、杭州市、嘉兴市、无锡市分别与上海普陀区、卢湾区、嘉定区、浦东新区等互派公务员挂职……

  丁振文处长深有感触地说,人才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长三角地区的人事部门,可以彼此借鉴一些经验,推动更好解决问题。

  在采访最后,丁振文处长也谈到了他们正在酝酿和马上就要着手的两件事。一是长三角人才中介服务上能否开放市场,如注册在上海的才人机构,尤其是国际猎头,能否在江浙去开分公司;二是人才服务信息库建设,要从前台的链接到后台的统一,才能完全实现长三角人才信息的网络一体化。

  他亦呼吁,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不仅需人事部门的参与,还要其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进一步拆除“篱笆”,让长三角人才真正实现“无障碍流动”。我们应看到,社保、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仍是横在人才流动前面的“拦路虎”,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依然任重道远。

  新闻背景: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大事记

  2003年4月,苏浙沪三省市和19个城市人事部门(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台州15个城市人事局,以及温州、金华人事局和丽水、衢州人事劳动社保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

  在四年的工作中,三地人事部门深入研讨长三角区域人才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加快推进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达成了共识。

  在工作目标上,明确了人才开发一体化就是要通过不断推进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的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长三角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逐步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事人才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

  在合作领域上,明确了推进一体化工作的6大领域:一是逐步统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市场,二是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法制环境和人才生态环境,三是构建以人才信息系统为主干的长江三角洲人才征信系统,四是推进资格证书的互认和衔接,五是共同探索建立长三角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框架,六是搭建区域内共通的人才服务框架,形成区域内统一的公共人事服务体系。

  四年来,三省市及19个城市人事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共同开展工作的一体化运作机制,过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了分阶段推进一体化工作的步骤。

  在项目合作上,重点建立、完善了长三角网上人才大市场,长三角网上人才交流会从起步阶段的简单链接发展到三个省级网站和15个城市网站数据库的部分共享、统一职位搜索引擎,在全国区域合作项目中建立了一个品牌。

  启动了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湖州六个城市联合开展紧缺人才培养,共同开发了物流、中高级口译、国际贸易单证、汽车营销等37个类别157个项目,考试人数1.5万人。

  推进了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三地共同建立了包括600多名高级专家的培训教育师资库,共同开展技术评审、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项目合作。

  充分利用三地海外智力资源,共同组织和参与诺贝尔大师论坛、共同实施海外智力集聚项目。在政策衔接上,三地人事部门在异地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专业技术资格互认等政策方面进行了对接。

  共同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完成了推进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研究报告和长三角“十一五”人才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为深入推进人才开发的制度和政策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各城市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间单边和多边合作充满活力。同时,有关市区县之间、跨地区的部门间双边或多边合作也精彩纷呈,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

  与此同时,在国家人事部的指导下,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积极参与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05年3月,与东三省签署了人才开发合作协议;2006年10月,又与西北五省签订了合作交流框架协议。通过区域间的人才合作,初步形成了长三角人才开发的服务品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长三角体育圈全民健身互动论坛举行
·长三角托起东方大港
·整合资源1+1>2 专家呼吁长三角携手创新
·整合资源 复旦大学将建长三角研究院
·旅游交易会开幕 沪苏浙推9条世博旅游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